2014年11月23日,2014年“深南电路杯”第十届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在深圳落下帷幕,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航模选手参赛。增城市第一中学(下称“增城一中”)组织学生参赛,并夺得了赛事58个奖项中的18个,包括金牌一枚、银牌三枚和铜牌两枚。更令人瞩目的是,来自该校的小选手包揽了女子纸飞机项目的前八名,她们在该项目中的“统治力”引起了各方关注。 实际上,从2013年起,增城一中在各类学生科技体育竞赛中的强势早已引起了各方关注,从2013年11月至今,来自增城一中的小选手们已先后在2013年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等国家级赛事斩获4枚国家级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此外,参加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主办的科技比赛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达50多人次;参加省市级科技比赛获一、二、三等奖达100多人次,其中在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赛事中共夺得15个冠军(第一名)。 “我们现在这方面(科技体育竞赛)的成绩可能已赶上了广州中心城区老牌科技特色学校,我们从2013年至今获得的全国性奖项有可能比他们多年积累的成果还要多。我们正朝着打造‘一流科技名校’的目标迈进。”增城一中科技体育教育带头人黎钊辉说。迁址办学仅两年多的增城一中多次在全国性的赛事中亮相并频频获奖,在“科技体育教育”方面的突出表现令人称奇。 开展科技体育教育,打造素质教育平台 为何要发展科技体育教育?“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开展素质教育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平台,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增城一中便是以科技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来打造的。”该校校长韩焰明说。增城一中开展科技体育教育起步较晚,2013年9月份才正式着手开展该方面的教学。而实际上对于增城所有学校来说,科技体育教育也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科技体育并不是指用技术手段来提高体育竞技水平,而是指航模、海模、纸飞机等制作项目。“国家从2010年才逐渐重视科技体育,之前大家都不知道给它起什么名字,以前的运动会、全运会都有这些项目,但是它们不是运动竞技类型的,后来才把它独立开来。”黎钊辉说,此前市内的一些学校都有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和实践,但对于如何系统有效地开展该方面的教学,大家都还在摸索之中,与起步较早的广州老城区相比,增城的科技体育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3年11月,该校组织学生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科技体育竞赛——2013年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首战告捷。在该赛事中,该校共夺得金牌(第1名)两枚,银牌(第2名)1枚,铜牌(第3名)1枚,第4名2人次,第5、第8名各一人次。更引人注意的是,该次比赛共设立9枚金牌,增城一中便独占了2枚,赛事的58个单项奖中,占据了其中的8个席位。胜利的甜头让初起步的增城一中决心将科技体育教育“做下去”。 一年内取得4金6银5铜战绩 在一年365天的时间里(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增城一中的小选手们夺得了国家级4金6银5铜的成绩,谱写了增城市科技体育教育的一段佳话。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增城一中“越战越勇”。2014年7月,该校选手马雅倩在“放飞理想迎青年奥”2014年全国青少年纸飞机总决赛个人勇夺2枚国家级银牌和一个国家级三等奖,为该校打开了2014年的国家级学生科技体育赛事获奖的纪录。 8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在山东青岛举行,增城一中选手吴淦华在分赛事——“中国海警船航行赛”力压群雄夺得第一名,斩获该校2014年的首枚国家级学生科技体育竞赛金牌,该校选手钟嘉蕴和马雅倩分获“电动自由飞竞时赛”和“黄鹂飞机直线距离赛”国家级铜牌。 11月,转战2014年“深南电路杯”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该校选手夺得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2枚,第4名2人次,第5名3人次,第6名3人次,第7名2人次,第8名1人次。本次比赛设立的27枚金、银、铜牌中增城一中夺得其中了的6枚,并在58个单项奖中占据了18个席位,有18人次进入全国前8名。 打造省内外一流科技名校 “我们希望将科技体育教育做下去,因为科技体育对于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很有帮助,最重要的就是它能锻炼学生面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因为学生经常要到外地参赛,但参赛不一定就会获奖,成功和失败都有可能,一个项目可能要面对50-60名竞争对手,压力还是很大,对学生心理的锻炼很有帮助。” 黎钊辉介绍说,目前,学校在校内将科技体育教育内化成课程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学校开创了“2+2”科技教育课程体系,学生科可通过选取选修类课程,每周接受两课时的科技体育教育,另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课程和社团文化活动课程。校内教学初成体系,但目前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于校外。 “学生现在的兴趣都很高,但现在家长可能可能还‘不能放开’,因为这个对高考有没有帮助、影不影响学习?这些都是家长关心的。我们现在计划将科技体育做成一种校园文化,让家长知道这是一种素质教育,避免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我相信以后家长会理解的。”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对于如何发展,校长韩焰明充满信心,他说,增城一中将进一步夯实科技体育教育基础,加强科技体育软硬件建设,如建设科技体育体验馆、展览馆,提升科技教师专业化素质等,还要进一步扩宽学生个性化展示平台,争取科技教育活动师生参与率达100%,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影响广东、辐射全国的一流的科技品牌名校。同时,以科技体育项目为突破口,以航模、海模项目为核心,营造立体的校园科技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培育航海航空高端人才,将增城一中打造成省内一流的航空航天人才培养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