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市派潭镇邓村石屋和鹅兜古村落:刚柔相济的邻村,亟待走出经济困境

14-12-8 04:40|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526| 评论: 0|来自: 增城社区报

摘要: 派潭镇是增城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他们多是明末清初从福建、梅州等地迁入本地,在此地留下不少融入鲜明客家文化色彩的古村建筑。鹅兜村和邓村石屋相邻不过数里,是派潭镇两个客家人聚居的古村,开车从一个村子兜进另一 ...


鹅兜村的人大多以养鹅作为经济支柱,阿华是个例外。他告诉记者,自己宁愿做编竹罗兜这样的手艺活,也不想养鹅,编罗兜,一个30块,每天编4个左右,逢墟上赶集,阿华就挑着自己的竹罗兜去卖,也能维持生计。鹅兜村和它的名字一样,到处是赶鹅人,还有二三十只成群的大肉鹅。

遍地都是鹅便,连主屋的祠堂也在所难免,进入村子的第一个困扰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脚该往哪里放,似乎放在那里都会踩到鹅便。鹅兜村的尴尬就在于这里,在对岸公路上看,鹅兜的美显而易见,古朴的村落,清初的旧居范儿是非常吸引人的,但鹅兜只可远观,不可近看,一走进了就什么韵味儿都没了,只剩鹅便的味道。

而现在的鹅兜村人稍微有条件都不住在古屋了,而是在不远处另起新居,古屋成了鹅的游乐园。邓村石屋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村人放养了很多走地鸡,石屋遍地洒满鸡便,无处落脚。石荣兴和村中其他几位老人坐在祠堂前的长石凳上,聊着先人从兴宁迁来增城的旧事,谈起咸丰四年,先祖们用三年时间,人工搬运堆砌石头建造如今这座坚不可摧的石屋时,石荣兴满脸骄傲。

祠堂的一侧墙上还挂着兴宁石氏三祖墓地的照片,石屋人逢年过节,大小丧庆都要对着祖先墓地照片拜上三拜,不忘祖,不忘兴宁。就在几天前,祠堂还见证了一对新人的结合,满地残红的鞭炮屑,让这个平时安静的村子难得热闹了一把。石荣兴和老人们希望村子有所改变,期待着村子掀起一次“革命”,彻底改变全村人的生活。

“十年来,不断有人看中我们这里,准备做旅游投资,但是老板一个换一个,仍然还没有动静,也没有弄出什么名堂,眼看村中的古屋一间间倒了,我们也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时间在石荣兴的身上是缓慢的,每天每日重复,毫无新意,唯一让他有所期待的是,年初有一位商人看中了石屋的价值,已经拨款准备利用石屋开发旅游,项目在明年三月份正式实施。

这会不会又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梦?石荣兴既兴奋又担心,有生之年,还能否看到石屋的蜕变?石荣兴对石屋的未来很是担忧,讲述的时候一再露出难色。阿华每日扛着颜色上乘,韧劲十足的兰竹,熟练的将其剖开,从中分出一根根几乎同长同宽的竹篾条,取其精华,迅速化腐朽为神奇。

改变当前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瓶颈


邓村石屋、鹅兜村,中间一座小山,两侧却是完全不同的古村风景,如果作为旅游景点来开发,完全可以利用两村的不同特色打造截然不同的古村风情。邓村石屋的价值自不必说,但受制于规模太小,若做古村改造,则需要花大力气,拓展规模,或者在周边建造类似的石屋,但石屋造价极高,成本高昂,开发商如何平衡二者的矛盾呢?开发之后,是要将石屋作为一个单纯观赏的景点,还是小规模的古城?

记者看来,前者在增城并无优势,反倒可以利用现有的带状石屋做旧城改造,将其打造为增城知名的古城,或者文化创意园,囊括派潭知名的特色产品和文化,不仅充分利用原本的石屋优势,而且只需要花内部装修和改造成本,将其打造成品牌。邻近的鹅兜村虽风光迥异,但大可利用旧居将其发展为农家特色文化基地,让其与石屋的古城风韵相辅相成,相互对比。而在做这些工作之前,如何改善两个村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开发保护两个古村,改变现有的开发窘境问题的重中之重。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