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千奇百怪 查看内容

外地人在荔乡:增城市派潭镇大山里的“吉普赛人” 为了生活被迫暂时流浪

14-12-31 02:12|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842| 评论: 1|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在增城市北部山区有一群来自贵州普安的苗族人,他们住在深山里,拖家携眷,每两个月搬一次“家”。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和信仰。他们漂泊流浪,他们是增城的“吉普赛人”。(增城市派潭镇白水寨森林公园群山 ...
在增城市北部山区有一群来自贵州普安的苗族人,他们住在深山里,拖家携眷,每两个月搬一次“家”。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和信仰。他们漂泊流浪,他们是增城的“吉普赛人”。


(增城市派潭白水寨森林公园群山里的苗家孩子和他们的家)


在大山里辗转的“家”

深山里的冬天,寒冷比山下更甚;增城市派潭镇白水寨森林公园群山里,一间间用塑料布搭起来的“房子”在半山腰的水泥山路旁矗立着,稀疏斑驳的光影打在“房顶上”,在离“房子”五六米远的地方,阳光正好,难得的冬日下,三两个妇女边闲聊边灵巧地刺绣着,四五个小孩子则在旁边追赶着打闹。她们身上都穿着汉族的服饰,只有手中极具民族特色的刺绣和她们口中说出的苗语,证明她们是异乡人。

两年前,世代在家乡种植玉米的几个苗族人,决定离开家乡到大城市讨生活。从贵州普安,不远千里,他们来到了增城,找到了一份伐木的工作。于是他们在远离市区的大山一隅,背着简单的行李,在山路旁找到一处较为平整的地方,搭起了塑料棚,他们的“家”就这样建起来了。一个完整工期大概一年,结一次工资,工作稳定下来了,很快他们的老婆孩子也从普安搭火车过来了。

他们都是同村人,同姓杨,均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家里种植玉米只能养家糊口没有结余,他们想到大城市“赚点钱”,过得“更体面些”。“当初几个朋友到广东,找到了伐木的工作,又介绍了其他的本村兄弟过来,”现在他们共有7户人家,除了一对新婚夫妇外,其他的家庭均有一到两个小孩。

天冷,我们有火有阳光

白天,男人早上六点多就出发去山上伐木,晚上天黑了六点多才回家,“夏天的时候更晚一些回家”。而女人则在家带小孩、做家务、刺绣,“刺绣做裙子和袋子,自己用,卖一条可以卖两千多呢,但是做一条裙子要一年多,太久了。我都做好自己穿,村里有喜事和过节的时候穿。”一位在阳光下边晒太阳边刺绣的大姐说。山上没有电,他们使用的是煤油灯,山泉水倒是不缺,接一条水管便把水引到了家门口。住的地方离山下极远,“摩托车要一个多钟才能够到山下”。

因为太远,他们很少下山,除了要买菜的时候,会用摩托车载着老婆小孩去逛逛街,购买生活必需品。一层塑料布搭起来的“房子”,倒也遮风挡雨,但是却抵挡不住寒冷的空气,“有时候天气太冷了,晚上冻得实在睡不着,就起来烤火。”他们挑地方搭房子很有讲究,要离公路和伐木的林场近,这样摩托车才方便进出,而他们也没有时间开路,因为屋前屋后都是山,也要考虑山体滑坡的危险,还要保证离水源较近、能晒得到阳光。

为了明天,我们流浪

除了偶尔有一两辆林场的车经过,他们基本上见不到其他人。白天,男人们去砍树了,有时候去得太远,会带上中午饭去,不回来吃午饭。女人们晒太阳,做家务和刺绣,日复一日。他们也养鸡和鸟,早晨在鸡鸣和鸟叫声中醒来,因为搬家太频繁,所以青菜和粮食是去山下买的。塑料棚虽然简陋,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锅碗瓢盆什么都有。

因为一个林场的工期都在两个月左右,所以没换一场林场,他们就要搬一次家,两年多里,他们已经搬了十多次家了。单调的生活、简陋的环境,有的小孩在寒冷的大冬天还穿着凉鞋,只有男人配有手机,妇女小孩没有与外界通讯的工具。对于到处伐木的流浪生活,问及他们苦不苦,他们笑着说,“当然苦,但是只要有树砍,有活干,就有盼头。”

而其中一位年龄较大的人说,“其实也没有觉得多苦,都习惯了。”接过妻子递来的毛巾,笑容绽放在他脸上。快要过年了,再过一个月,他们其中四家就要回老家过年,另外的几家则留下来在山里过年。他们回家大概半个月,而后又会回到增城,继续伐木的流浪生活。下一站,再下一站,他们还是继续走进深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飞龙 15-1-4 05:06
有活干就有盼头!只有心中有希望,就有向前的动力!

查看全部评论(1)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