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市石滩镇三江平原上的金兰寺村 追寻贝丘文化和江河文明的踪迹

15-1-29 07:3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9614| 评论: 0|来自: 增城社区报

摘要: 位于增城市石滩镇三江平原上的金兰寺村,因1956年被发现为距今约4000多年的贝丘文化遗址而声名远播。这里不仅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活动,五代十国后期,又展开了以运河连通增江、直达珠江的江河文明,南宋年间,形成 ...
位于增城市石滩三江平原上的金兰寺村,因1956年被发现为距今约4000多年的贝丘文化遗址而声名远播。这里不仅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活动,五代十国后期,又展开了以运河连通增江、直达珠江的江河文明,南宋年间,形成了一个三姓人家和谐共处的村落,由此绵延至今。古人类文化遗址、古运河、天后宫、洪圣宫、姚氏宗祠……交错变幻着金兰寺村遥远而光辉的往昔。

(姚氏宗祠见证了姚姓人在金兰寺村的辉煌历史)

南宋成村,浑不知此地原是贝丘遗址

今天人们说起金兰寺村,往往会强调那里是广东较早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属新石器时代的贝丘文化。然而,金兰寺贝丘文化遗址的发现,却是1956年的事了,之前人们浑不知这里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仅可追溯到南宋宝佑四年(1256),居住于三江初溪村的姚七六来到数里外的河涌搭茅寮放鸭;

某个夜里,他远远看到自己所搭茅寮之处一片通红,以为茅寮起火,急忙赶来救火,到后却见茅寮安然无恙,感觉十分神奇,认为此地有红光出现,必为吉祥福地,于是索性迁居于此。至今普遍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姚七六迁来以前,已有周姓人家在此捕鱼耕种,但那时这里还不成村落,罕见人迹;

仅在就近处有一口莲塘,莲塘边有一座已然年久无人的寺庙,叫做金莲寺。姚七六算是来此定居的第二户人家,在他到来不久,又有一户关姓人迁入。为了表示三姓人在一方土地上同舟共济,和睦相处,他们便在金莲寺中结义,互拜兄弟。从此,就将金莲寺称作金兰寺,村子也就得名为金兰寺村。

金兰寺村紧临增江,属冲积而成的江边平原地带,开村后,村人即发现肥沃的黑土中,混杂着大量白色的贝壳,这些贝壳并不像是随潮水冲积而来的贝壳,看上来似乎是食用过之后丢弃的。然而,这一本该引起注意的现象,几百年来却无人深入探询,直到1956年,广东省文物普查队胶来考察,得出一个惊人的发现:这是一个距今约4000多年的贝丘文化遗址;

对研究增城乃至广东当时的人文、水文、地理、气候及水、陆生物等都有重要的价值。1958年,广东考古队进行了挖掘,发现有大堆贝壳、动物及鱼类骨、石器等堆积成的文化层,并在附近发现古墓葬4座,出土文物有石斧、石刀、石磷、砺石、陶盆、陶钵、陶祖、蚌环、穿孔毛蚶壳、鱼脊骨串珠饰等。

水乡运河,明代奉祀天后宫和洪圣宫

金兰寺村曾是河涌交叉的水乡,水路交通特别发达。在村旁那条淤塞了的河涌上,至今仍保留着一个较为完整的古老码头,据说当年可停泊60吨的大船,但目前河道上满目所见均是茂密的水浮莲。可别小看这道废弃的河涌,它可是一段有着重要历史典故的人工运河,叫做“刘王涌”;

相传五代十国后期,偏安广州的南汉王朝末代皇帝刘长,在罗浮山上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供自己享乐的天华宫。其时北宋崛起,赵匡胤横扫中原,矢志一统天下。刘长眼看自己的小朝廷岌岌可危,更是把罗浮山和天华宫作为他日后败走广州后的退路和归宿。于是征集了上万民工,日夜赶工开凿一条从增江河直达罗浮山的运河。

“无事则为登临之乐,有警则为逃遁之数矣”。按他设想,若赵宋大军南下入粤,他便退上罗浮山躲避;若赵宋大军攻克广州再杀奔罗浮山,使其无法苟存,便弃罗浮山天华宫,利用运河乘船经增江出珠江口,逃往海外。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运河还未完工,南汉王朝已曲终人散。

古老的增江,流水浩荡,金兰寺村历来备受水患困扰。南方的水边人,自古信仰天后,也就是海神妈祖,金兰寺村人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到了明代,他们在村中建起了天后宫,希望能得到保佑。这还不算,又同时建了一座洪圣宫,传说洪圣本名洪熙,是唐代的广利刺史,因设立天文气象观测所而广受渔民敬仰供奉。

但目前金兰寺村所见的天后宫和洪圣宫,却并非明代始建的原庙原址,而是后来由江边移至村中重建的,自然庙中还保存着一些原庙中的历史价值的旧物,在天后宫内,就收藏有一口古老的大钟,钟上铸文清晰可辨,为“增城县金兰寺村众信士施天妃宮钦钟一口重二百余斤万历七年季春吉旦奉”。

明万历七年,是公元1579年,距今已是400多年。据村人介绍说,洪圣宫原来也有着一口同样的大钟,现收藏于增城博物馆内。自明代落成开始,金兰寺村的天后宫,就是四邻水乡民众的祭祀圣地,每逢天后诞日,就会有许多外地人乘船而来,与本村人一起举行盛大的朝拜仪式。

姚氏宗祠,精致木雕具历史艺术价值


金兰寺村水土丰饶,共同开村后的周、姚、关三姓人家,亦渔亦农,展开了各自的安居生活和宗族繁衍,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姚姓、关姓人丁日渐兴盛,尤其是姚姓,先后出现过进士一名,举人两位,可谓声名显赫,而周姓人口则逐渐减少并不断外迁,再后来,金兰寺村就以姚、关两姓为主了。

始建于明代的姚氏宗祠,就是姚姓人在金兰寺村辉煌的历史见证。姚氏宗祠属典型的广府特色祠堂建筑,坐西朝东,五间四进,总面阔23米,总进深45米,建筑面积1035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砌墙,红砂岩石脚,红砂岩和灰砂三合土铺地。祠前有旷地,旷地前有鱼塘。祠的左、右后三面为民居。

姚氏宗祠被认为是保存明代建筑风格特征较多的祠堂,其最令人赞叹的艺术特点,当数触目皆是的精致木雕,无论是梁架、檐板、驼峰、雀替、托脚等,均可见古拙大气、细致生动、造型多样、精美绝伦的木雕,透出浓重的人文底蕴和艺术韵味,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研究价值。2008年,姚氏宗祠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