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新塘三部尚书湛若水的青少年成长历程

10-11-10 04:3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4507| 评论: 0

摘要: 钢铁不是一天炼成的,增城市新塘镇的三部尚书湛若水也曾经是懵懂少年,也有热血冲动的青年情怀。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位影响明朝中国理学的一代名臣,看看这位增城杰出的优秀儿女是如何成长的!湛若水少小离家,两鬓斑白 ...
         钢铁不是一天炼成的,增城市新塘镇的三部尚书湛若水也曾经是懵懂少年,也有热血冲动的青年情怀。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位影响明朝中国理学的一代名臣,看看这位增城杰出的优秀儿女是如何成长的!湛若水少小离家,两鬓斑白才荣归故里。活了95岁的湛若水,他这一生真正在家乡增城市新塘镇生活的日子并不是很长,可是,他的足迹和影响力,至今仍存在于新塘的角角落落,活在新塘人的心里……
 


          明成化二年(1466)10月13日,增城甘泉都沙贝(今新塘镇),正沐浴在明媚和煦的秋日朝阳下,小河边农舟穿行,芦苇滩上野鹤翔空。时已深秋,仍是野花烂漫,藤蔓攀栏,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上午已时,一座朴实的农家院内,传出阵阵欢笑的声音。原来,这时湛江的儿媳妇陈氏在临盆分娩,平安地产下个呱呱啼哭的小男婴。一个农家,添了个传宗接代的男孩,其喜悦之情,实是笔墨所难以形容的。
  
         这个很平常地来到人世问的孩子,几十年后却成了一个很不寻常的人物。他就是我国明代中叶名声显赫的理学名臣、教育大家、官历礼、吏、兵三部尚书的湛若水。他的著作现仍为世界很多图书馆珍藏,他的哲学思想在当今学术界仍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湛甘泉先生初名露,字民泽,后为避祖讳,改名雨,40岁上京考试时才定名若水,字元明,号湛甘泉。湛甘泉先生去世后被明穆宗赐谥“文简”。

        沙贝村前临东江,东望罗浮山,西傍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扶胥古渡,背依南香山,面对虎门,向被誉为山水汇会,人杰地灵之地。古时岭南人口尚稀,地处亚热带,雨水充沛,山林茂密,常现烟雾迷漾景象。有些北方人到此,感到气候不适,语言不通,加之古时科学知识不发达,所以才把锦绣岭南讥为瘴雨蛮烟之地。

       元代大德年末,湛甘泉六世祖湛露,任德庆路总管府治中(相当现在地区政权的副职),致仕回乡,携家眷回福建莆田时,船泊东洲水驿,与儿子世忠站在船头远眺:罗浮山巍峨高峻,似将要起航的巨舰,屹立于东江北岸。沿江水面宽阔,波光滟潋;近看:石巷屏山,石子岭至四望冈一带,冈峦起伏,如屏似幛。岭下河涌交错,民房邻毗。时近傍晚,夕阳映照着缕缕炊烟,渔舟人港,归鸟投林。此间山水美景,令湛露父子赞叹不已。随向船家询问,知此是增城县管辖的沙贝村,是东江下游有名的渔米之乡。

        舟中一宿醒来,湛露即携世忠并两个家丁,乘小舟登上沙贝村,观地势,访民情,查风俗。那时沙贝村的十三坊尚未连成一片,多被河涌、渔塘间隔,要靠堤、木桥、小艇往来。一行人登上突屹江边的石岭(今读冈公园),见西边是渔舟云集的江湾,渔妇多在蒌基上补网、晒网;东边一望平畴,土地肥沃,芦苇丛生,大片肥地可供开发;四周舟楫便利,可耕可渔,实为野人乐志之区。湛露遂毅然下定决心说服家人,不回莆田,就在沙贝村落籍定居。湛露由此成了新塘湛氏的始祖。湛露来沙贝时,长子世忠已有四个男孩,四子晚丁是湛露60岁才生的,这时仅仅l2、13岁,比兄长的次子帝锡还小七岁,人称“老孙嫩叔”。后来晚丁出仕,任主簿,虽属九品末流,也是朝廷命官。晚丁生一子,取名湛怀德。
  
          湛怀德是湛甘泉的高祖父,他生于元末。时逢乱世,群雄割据,盗贼横行,很多地方百姓饱遭兵燹匪祸之害。湛怀德生性刚毅,为人有胆识,讲义气,眼见兵灾匪祸殃及家门,心想不能平天下,也应保家乡。怎奈当时湛氏族中,人丁稀少,势单力弱,正苦难有作为时,猛然想起水南、南湾两村有很多与自己意志相投的朋友。他想如能互相呼应,声势必大,特别水南谢姓,是南宋忠臣谢枋得的后人。枋得号迭山,是与文天祥同科进士,率兵抗元失败后,被押解大都,绝食而死。他的子孙怕遭元兵迫害,便逃到水南村隐居。南湾麦姓,也是中原南逃人的遗裔。三姓族人如能结盟互助,或可保一方平安。湛怀德即将自己的想法向族中长者禀报,得到族中长老极力支持,并派人往水南和南湾两村,邀请麦谢两姓父老,到沙贝村相聚。湛怀德向三姓父老讲明眼前局势,提出联盟结义,团结保境的想法,马上得到三姓族人响应,并共推湛怀德为盟主。湛麦谢三姓联盟后,更得到一些小姓加盟,声势大张。湛怀德便及时组织甘、宁、湖、及禺东乡兵训练,竖起保境安民的义帜。

          当时还是元朝天下,元制法令严厉苛刻,元兵可以横行,汉人稍犯有一些偷窃事,都要判死刑。这时湛怀德下属有个乡兵,偷了村中人家的塘鱼,被人捉住,例应处死。湛怀德命他回家告辞父母,再回来就刑。那乡兵果然依时回来受死,湛怀德对这朴实的乡兵叹曰:“偷东西该死,但为鱼杀人,我心不忍。”他把那乡兵教训一番,便放了。又见邻村亦有此类事情发生,有一次瓦瑶村捉到两个小偷,正待行刑,湛怀德对瓦瑶村的首领说:“这两个坏蛋交我,我要带回沙贝村杀掉,以警戒村民。”两小偷带回沙贝后,湛怀德深夜把这两人教训一顿,见他们都有悔过之心,便给些路费,命他们两人远走他乡谋生。由于湛怀德恩威并用,所以三都乡兵,都愿为他效命。
  
          那时镇守东莞的何真,有才略,拥有一支强大的队伍,又是朝廷命官,声望较高。何真因见湛怀德是个人才,为联络感情。壮大自己的势力,授湛怀德为保境元帅。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拥兵自重的草头王甚多,“元帅”的称号不少,但湛怀德也确实保住沙贝村周围一带的安宁。 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廖永忠、朱亮祖统大兵入粤,要统一两广。何真拥重兵,但深明大义,不愿为元朝卖命,也不想搞分裂,于是果断率众归明。湛怀德随何真归明后,明廷要保地方安定,仍让湛怀德统三都乡兵保护地方治安。洪武14年,东莞中堂的湛翠村村民苏友兴起兵叛乱,在东江下游的增城、东莞两县骚动。甘、宁、湖三都与中堂隔江相望,群众间姻亲关系多,所以增南一带多有村民参加苏友兴部队。朝廷命南雄侯赵庸统兵平叛,东江下游成了战场。苏友兴部属多水乡人,善于操舟水战,又熟识黄涌海、清水沼一带如蛛网的河涌地势,凭此优势,抗击官兵。在水战中官兵屡败,几陷绝境。
  
         湛怀德深恶战争祸及家乡,害苦百姓人民,毅然亲率精锐乡兵帮助官兵平叛。此时宽阔的东江河上,小舟横冲直撞,乱箭、长茅、盾牌交织搏斗,苏友兴部还有潜水兵,在水下潜凿官兵的战船。双方杀得天昏地暗,江水殷红。眼看官兵溃不成军,正感绝望时,突见自己的偏将与湛怀德率一队快艇杀来,官兵一时士气大振。苏友兴部见三都乡兵参战,顿时慌了手脚。一因大家多是熟人,不愿自相残杀;再者乡兵亦善水战,更想到昔日湛怀德在南香山保境时,杀得油麻山盗贼片甲不留,雄风至今仍在,苏友兴遂率叛军败逃。

       叛乱平息后,湛怀德有大功,例应封官。但他自小长在农村,湖海气较重,更恨元末官场黑暗,谢绝为官。那时得胜的官兵,知增南三都皆有乡民参加叛乱,要组织大兵围村缉捕。湛湛怀德、陈仲光两人挺身而出,亲赴总兵行辕,极力保救盲目参与叛乱的乡民,使很多人免遭杀戮。因此湛怀德更受村民爱戴。湛怀德死后被朝廷旌表为“护国保境义士”,敕建“义士祠”(今属市文物保护单位)。
  
        湛怀德有一子,名汪,字果成。果成生了五个儿子,依次汶、淮、江、濂、澄。三子湛江就是湛甘泉的祖父。《族谱》有《湛江传》称:“(江)好静居,不求闻达,结庐上游庄,力田於冈麓,艺桑于围山,凿沼育鱼,以供其母……尝探樵于林以自适,因号樵林。”俨然是个山林隐者。广东解元、大学士邱溶曾写过一篇《樵林记》赠湛江。湛甘泉后来拜陈白沙为师,曾向白沙先生陈述他祖父之事。白沙亦慕湛江高风,为作《民泽祖樵林居士构堂于上游庄,民泽乞题》一诗云:入云堂构昔人开,兰桂香风次第来。黄云山高几千丈,后山前日寄声回。
123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