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城建设穗莞深经济合作区,广州的科研力量+深圳活跃的企业主体和金融资本+东莞完备的制造业基础,迸发出的能发展量值得期待。记者2015年12月28日获悉,中共广州市增城区委日前召开一届一次全会,表决通过《中共广州市增城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未来五年,增城将全力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值得注意的是,增城提出要发挥在穗莞深惠走廊的枢纽节点的“多城辐射效应”,并首次提出要建设穗莞深经济合作区。 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 2015年5月底,增城正式撤市设区,成为广州城区的一员,1616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广州市辖范围。此次会议也是增城撤市设区首次召开区委全会,会上谋定的未来五年发展路线图关系着这个广州最年轻城区更长远的未来。增城区委书记张火青在会上指出,“十三五”时期,增城面临全面融入大广州、区域交通优势更加凸显、增城北部地区发展更加快速等战略机遇。 同时,增城发展还存在产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比较突出、公共服务水平仍然不够高、城市吸引力仍然不够强等一些短板,必须高度重视,在“十三五”发展中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切实解决。据了解,“十三五”时期,增城要实现经济发展在稳中提质中取得重大进步、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四大目标。其中,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 增城将强化特色发展,全力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着重突出打造广州东部交通枢纽、打造现代产业新区、打造绿色生态文化之城、打造宜居宜业幸福之城四大功能。增城还将以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增城火车站等重大枢纽建设为着力点,发挥增城作为广州“东大门”的区位优势,打造广州东部的交通枢纽、物流枢纽和创新枢纽,支撑广州“三中心一体系”建设。 增城首次提出建穗莞深经济合作区 在原来三大主体功能区的基础上,一个多点支撑格局正在浮出水面:南部地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牛仔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部地区强化产业支撑,提升城市功能和产业承载力;北部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培育发展高端星级酒店群,建设国际温泉小镇,推动生态旅游和都市型农业融合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增城提出,将发挥在穗莞深惠走廊的枢纽节点的“多城辐射效应”,以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等重大枢纽建设为先导提升腹地区位优势,建设国家级开发区、国家侨梦苑、穗莞深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增强增城在穗莞深惠合作的战略枢纽功能,形成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和区域经济竞争合作的新优势。 这也是增城首次对外抛出穗莞深经济合作区的计划。从目前来看,穗莞深经济合作区如何建设暂未有具体计划透露,但是这一蓝图无疑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目前,东莞已经提出了打造“创新中轴线”的规划,这条“创新中轴线”延长线南连深圳大沙河创新走廊,北接广州增城山水新城,如同输送三座城市创新资源的大动脉。增城如果能够开建穗莞深经济合作区,让更多创新发展要素集聚增城,有可能在这条创新走廊上打造出一片产业高地。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说,从广州、东莞、深圳到香港的这条中心轴线串起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而增城是珠三角城市群生长轴上的“黄金潜力点”,未来在这里加强广州与东莞、深圳等地的合作对接,前景广阔。胡刚表示,东莞发达的制造业可以与增城等地产业形成互补合作,而广州的科研力量、教育文化等优势资源可以通过增城辐射到东莞,服务珠三角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