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增城概述 查看内容
新闻热点 增城概述 政务文宣 人物事迹 文学作品 吃喝玩乐 风土人情 千奇百怪 历史文化 观点社论 便民服务 商务情报

十载光荣 百年梦想:华商学院建校十周年庆典在增城区荔城街圆满举行

16-1-10 18:3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486|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2015年12月26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迎来了建校十周年的大喜日子。当天,学院内花团锦簇、彩旗飘扬,落英缤纷的校道上也铺上了崭新的红毯,浓郁的喜庆氛围洋溢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华商学院建校十周年在图书馆广场 ...
2015年12月26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迎来了建校十周年的大喜日子。当天,学院内花团锦簇、彩旗飘扬,落英缤纷的校道上也铺上了崭新的红毯,浓郁的喜庆氛围洋溢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华商学院建校十周年在图书馆广场隆重举行。上午10时,万人齐聚中央图书馆广场共庆华商十周年诞辰,场面空前壮观!

十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华商学院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华商校友以及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一喜庆时刻。增城区长罗思源代表区委、增城区政府,向华商学院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祝贺,向参加活动的嘉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华商学院建校以来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并给华商学院办学提出更高要求,给全院师生提出殷切的盼望。



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

华商教育集团董事长廖榕就在庆典仪式上向出席庆典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长期以来支持帮助华商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发表激昂、深情的致辞。他表示,“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是华商教育始终不渝追求的理念和目标,在当下这个科技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华商学院将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和高度上思考和布局华商学院与华商教育的未来,寻找新的发展契机,抢占新的发展契机。

据了解,2005年,乘改革开放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劲东风,广州市太阳城集团与广东财经大学(原广东商学院)强强联手,创立了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同年,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建立,2006年华商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普通高等教育国家任务生,是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坐落在依山傍水、风景怡人、交通便利的增城区,是一方培育英才的沃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商已从昔日一片黄土变为了具有优美、完备育人环境的书香校园。今日的华商,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图书馆、行政楼、学生公寓等校舍设施齐全,能较好地满足师生学习、工作、生活需求。

眼前的华商,是一座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飘香、处处育人的书香校园。外语角、读书角,片片书声入耳;图书馆、自修室,浓浓书香扑鼻;莘莘学子活跃在校园各个角落,呈现一片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气息。一直以来,华商学院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校长负责教学和管理,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开设了25个本科专业


三者协同配合,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学校健康发展。该学院设有会计学院、经济与金融系、工商管理系等8个教学单位;开设了25个本科专业,其中23个专业已获学士学位授予权,逐步形成了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本科专业布局结构。

该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军作用和中青年骨干的后盾作用,逐步建立起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龙头,讲师、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为骨干,博士、硕士为主力,各学科教师梯队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具备稳定健全的师资结构,适应了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该学院现有在校生22200多人,已毕业学生22579人,就业率历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校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为广东中小企业及社会服务机构培养了大批理论基础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逐年提高,曾获“广东省十佳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广东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和“广东省最具综合实力学院”等称号。

十年栉风沐雨,十载薪火相传。十年成长路,风雨兼程,凝聚着华商人的付出与梦想。今后,华商学院将科学总结办学经验,在国家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指引下,秉承“厚德、励志、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不断改革创新,深化内涵建设,打造品牌与特色,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百年华商梦扬帆起航!

专家学者“助阵”华商学院十周年校庆


2015年12月26日下午,华商学院举办十周年校庆系列学术讲座,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李翀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金融、会计和文化传播等主题学术讲座。当日,李翀作了题为《金融危机研究》的学术讲座。李翀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他在经济学术领域具有丰硕的研究成果,曾出版多部经济类著作,发表经济类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广东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获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8项。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www_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水龙村的张武章和姚小慧
  • 不只是牛仔服装名镇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自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