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下旬,增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食药监局”)局长孙军荣做客“行风月月谈”节目,与广大街坊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百姓声音,接受投诉建议,现场答疑解惑。此次“行风月月谈”节目,主要聚焦当今社会热点,包括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处方药购买、农产品农药检测、疫苗安全、社区美容美发店护肤品、学校食堂饭菜、大排档食品安全等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2015年,增城区政府把建设“食得放心”城市列为民生十件实事之一,食药监局任重道远。该局的主要职能是对“四品一械“(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许可审批、监督管理,处理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等,保障广州市增城区“四品一械”质量安全,同时承担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 焦点问题之网络订餐食品安全 ◆问题一:与实体店相比,网络订餐存在哪些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药监局副局长范辉:新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应当对入网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还要对许可证进行审查。然而,在利润的驱动下,网络平台“饥饿性”扩张,一些不具备资质或卫生条件的商家也入网经营,使广大街坊的食品安全受到危害。在此呼吁街坊:第一,要选择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产品服务许可证且在网上亮证的餐饮店订餐。第二,在网络订餐过程中,若发现无证无照或卫生条件不具备的行为,要积极向食药监局举报投诉,投诉电话是12331,24小时开通。如果查证属实,将对举报者给予奖励。 ◆问题二:食药监局作为监管者,相对于实体店,网络订餐监管的难度在哪儿? 孙军荣:从个人角度和职业角度来说,网络订餐有一定的风险,监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上级部门及有关单位已发现这个问题,正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分析网络订餐的风险在哪里,如何实施监管,如何解决问题,网络订餐的食品安全问题,体现在食品制作加工方面。如果加工企业有证有照,制作流程、食材来源、食物链条都合法,卫生条件和增城区域布局都合理,那么食品安全是有保障的; 如果是无证无照的摊贩和个体,食品来源不清晰,且未按照相关卫生要求从事经营活动,则食品安全是没有保障的。若发现此类问题,建议消费者投诉举报。对于如何解决网络订餐存在的问题,食药监局正在进一步探索中。作为新兴事物,网络订餐管理难度很大。对存在问题的,我们接受投诉,一旦发现食物中毒或网络销售的食品发生安全事故,我们会依法依规查处,从严追查。 ◆问题三:在网络订餐时,若消费者遇到送来的饭菜不新鲜的情况,该如何投诉? 孙军荣:可拨打12331举报热线直接连接到政府平台,或拨打食药监局投诉电话82636001,将交易信息、图片等发送到公共邮箱ywtszc12331@gzfda.gov.cn。如果是增城辖区内,食药监局会直接展开调查,其它辖区则会被转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7天内会收到初步反馈。 ◆问题四:除有实体店的商家外,如今微信朋友圈里也有很多没有营业执照的商家在销售私房菜,生意非常火爆。对于这部分食品,食药监局如何监管? 孙军荣:私房菜的监管难度同样很大,我们已发现该问题,正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中。我们曾做过摸查,有一些经营者在家里设一两张桌子,称所做的饭菜不外卖,就是请朋友吃饭,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是有经营实质的。对于这种情况,首先会进一步摸查,对增城范围内存在多少私房菜经营者要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依法依规进行教育和劝导,要求私房菜经营者依法依规完成登记手续,接受食药监局的监管检查;再次,基本的加工流程和食品来源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购买的食材要出示相关的票据和票证,以便出现问题时能追溯到源头;最后,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加强监管,对个别环境非常差、管理不到位、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风险的私房菜,要依法依规取缔,保证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 焦点问题之购买处方药 ◆问题一:很多街坊生病后,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到药房买药。按照中国相关法规,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头孢等常用药都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购买使用,并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然而,现在药房仍存在处方药可随意购买的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问题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是宣传不到位还是管理有漏洞? 孙军荣:实话实说,我在进入食药监局前,若生病了就会到药店买药,也确实可买得到处方药。这样的社会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一直以来,我们都很重视处方药的销售和监管问题,在监管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不要处方就买到处方药的问题。主要原因有: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