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要守住中国农村这道美丽防线。”在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做到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守住这条防线?真正实现乡村复兴,政府、企业都不是“救世主”,更不能把农民当“旁观者”,只有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参与,才能实现从环境面貌、乡村文明、休闲产业的全面复兴。增城区增江街大埔围正在做出自己的尝试和改变。 环境改造让乡村更美了,既宜居更宜游 2016年4月19日上午,记者在增城区大埔围村走访时,在村中小公园遇到家住荔城街富鹏小区的居民吴伯和他的几个老伙计,一问得知他们是来看花海的,但因为花海正处于管护和修缮中,于是决定在小公园内稍事休息再返程。虽然没能看到花海,但吴伯们仍对大埔围的靓丽村貌表示惊叹:“房子建的漂亮,公园很干净整洁,环境很靓,在这里待着感觉特别舒服。” 事实上,像吴伯一样从城市专程到大埔围村看乡村风景的城里人很多,特别是2015年12月,一组大埔围村花海的图片刷爆了本地微信朋友圈,周边城市大批市民涌进大埔围,使该村的花海人满为患,不得不暂停开放,进行管护和修缮。大埔围收获了外界很多的赞美,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村。但早些年的大埔围可不是现在这幅面貌:鸡鸭散养,猪圈遍地,村庄环境脏乱差,村民之间的关系也不怎么和谐…… 大埔围华丽转身的第一步,来自增江街党工委和大埔围村村两委的支持和努力,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整治养猪场、居民房屋外立面改造、家家户户门前建起小花园、村道改造等等,大埔围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自己住着舒坦,也因外界的夸赞而感到自豪。不过村民也有担忧:“环境是好了,但经济的提升现在还没有体现。” 多方合作造产业,乡建有了持续保障 村民的担忧不无道理,公园要维护,村道、房屋使用久了会旧会损坏......政府的公共投入退出后,大埔围会不会回到原来的样子?这也是增江街和村两委干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答案在一步步的尝试中不断明晰。2015年引入建设的花海项目是其中重要一步——利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乡村。“花海能起到聚集人气、带入人流的作用,游客来了自然要消费,农民的农家乐、小商店、旅舍等经营项目就有了持续客源,农民经济收入就能不断提高。”相关负责人表示。 但是仅仅依靠一个花海并不足以让农民信服开农家乐、小商店、旅舍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收益,农民的积极性仍然不高。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发参与乡村建设是更为关键的一步。“广州在打造花城,我们想把大埔围村打造成花村。‘一户一花,一家一景’,发展花卉经济。”大埔围村第一书记张帆告诉记者,为此,增江街研究出台了《大埔围村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奖励办法》,鼓励村民创业,也对租用大埔围村村民、合作社或村委会房屋、场地进行创业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补贴奖励。 奖励的创业项目包括农家乐、旅舍等传统经营类,和特色餐馆、盆景园艺、文化创意等创新创意类,后者奖励标准更高。奖励包括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创业孵化补贴与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补贴、创业示范点建设扶持补贴、优秀创业项目资助和其他优惠政策,其中创新创意类一次性创业资助为一万元,租金补贴标准为第一年100%、第二年70%、第三年40%,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补贴:省级5万元、市级4万元、区级3万元。 除了花海项目,不少村民自己开了农家乐,村民叶伯如的儿子叶建基2016年6月将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他已经带着两个同学一起回到大埔围村,改造自家老房子成立自己的文创工作室,目前正在装修中。同样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叶碧玲利用自己家的房子开了一家花店,目前生意还不错。“政府、村集体、村民、企业共建共增收,大埔围就会有持续的造血功能,村民的疑虑就能得到消除。” 文化之根,留住乡愁 乡村建设是为了乡村复兴,最终达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目的。不管是基础设施投入、居 住环境的改善还是乡村经济的确立与发展,其最理想的效果也只是达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村民能安居乐业,游客能休闲度假。但如何才能找回记忆里的那一抹乡 愁呢?曾经的民俗、手作、美食等等,都包含着我们对乡愁的记忆; 看舞狮、赛龙舟、赏粤剧、做艾糍,祖训家规、门风家教,民风民俗复建的难 度远在环境改造和经济建设之上,正如增江街党工委委员钟海镇所说:“乡村建设就是改造人心,改变人心,改变一代人。”增江街家风建设首先在大埔围村推行, 村里将把“施惠勿念、受恩莫忘”、“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等做成宣传画,免费提供给村民张贴在家中。 村委还 在村道两旁立名言警与时刻,将核心价值观标语口号融入景观墙,习_近平总书记五大发展理念融入花海的魔方之中。希望通过创新宣传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对村民 的思想进行再教育。但移风易俗并非一日之功,村规民约的建立、传统民俗的复兴业都势在必行,这或许才是乡村复兴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大埔围村任重道远的一 步。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