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童谣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母亲为孩子操劳的身影,让所有人感动。但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母亲,他们既要操持家务,也要外出劳作,身兼父职,他们是单亲母亲。单亲母亲在当代社会下是“很弱势的一个群体”,尽管有些单亲母亲表现的很“乐观”很“坚强”,但是在强装的外表下她们都有一颗“柔弱的心”,她们渴望被爱,她们渴望能够有能力更好的爱孩子。 用爱为单亲母亲撑起一片天空 在增城区中新镇有这样一群妇女,她们一个人抚养儿女、照顾老人,承担起所有家庭重担,她们就是单亲母亲。单亲母亲是指未婚生育、离异或丧偶,独自抚养孩子的女性。随着离婚率的增加,单亲母亲也越来越多。单亲母亲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她们除了面对来自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外,还需承担教育子女的义务。 单亲母亲家庭生存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子女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从妇联调查摸底的数据来看,她们大部分是由于丈夫生病或其他意外去世,而成为单亲母亲的。家里的经济支柱倒了,她们的生活自然也就陷入贫困。尤其是在农村,情况更为严重。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对这些家庭而言,单亲母亲撑起的是整个天空。让我们走进这群特殊的妇女群体,同她们一起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 ★汤慧珍:母爱就是坚强和支撑 2016年5月上旬,记者走近增城区中新镇三星村的一位单亲母亲汤慧珍,了解她如何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孩子成长的一片天。2000年,汤慧珍从荔城街嫁到中新镇三星村,婚后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2013年,丈夫因病去世,那一年,儿子11岁,女儿仅9个月。丈夫去世后,汤慧珍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不过想起还有年幼的子女、年迈的公婆需要照顾,汤慧珍深知生活还得继续; 从悲痛中苏醒过来的她决定振作起来,靠打散工维持生计,每个月可赚1000元左右。她说,打散工比较自由,可以照顾生病的儿子和年仅4岁的女儿。原来,汤慧珍的儿子28个月时被诊断为患肾病综合征,一直以来,她都需要每个月定期带儿子到广州儿童医院复诊2次,每次需要大概600元。 虽然经济压力较大,但是汤慧珍却从来不抱怨,身兼父职的她经常教育子女,无论生活富不富裕,都要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在她的教育下,14岁的儿子在大家眼里是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据她回忆,母亲节那天,儿子跟她说:“妈妈,您辛苦了,我给你捶捶背,祝您母亲节快乐!”说着,汤慧珍眼里泛起了泪光。 丈夫去世后,汤慧珍毅然决然承担起照顾子女和公婆的担子。她坦言,有时候会感觉压力很大,这两年白发但是看着一双可爱的儿女,自己便有动力继续坚持下去,撑起整个家。她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子女听话懂事,这便足够了。 ★钟共秋:用母爱呵护孩子成长 钟共秋家住增城区中新镇里汾村,她是一名单亲母亲,几年前,她的丈夫因患鼻咽癌而去世,给她留下的是两个孩子、年过80的家公家婆以及一个破碎的家。自从丈夫去世后,整个家庭的重担就降落到她一个人的身上,如今,她的两个孩子都还在读小学,两个老人一身病痛,家中的实际劳动力就只剩下她一人。他们一家每个月仅能靠1000多块的低保金和钟共秋外出打零工的工钱支撑着。 此外,中新镇政府和本地慈善组织也给予了他们帮助,不时到家里探望他们,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虽然家中比较困难,但是在孩子面前,她从不表现出“退缩”,她说,要让孩子从自己的身上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为了帮补家计,钟共秋利用日常闲时到镇里的企业打零工,挣取部分生活费用。 为了照顾家中患病老人,她每天都准时为老人准备好要服用的药物,每周定期带老人到福和镇墟就诊。“她是第一好的儿媳妇。”这是年过80的家婆对钟共秋的评价。面对家婆的夸奖,钟共秋脸开始红起来,双手开始不知往哪里放。家人们目睹了钟共秋的努力和坚持,也对此心怀感恩。 5月8日是母亲节,钟共秋的两个孩子在学校里专门为母亲做了一张母亲节祝福卡,说起这份礼物,钟共秋只是浅浅一笑,而眼中却渐渐地泛起了泪花。“面对困境不放弃,她这几年承受了很多。”里汾村妇女主任邓苏女说,镇里、村里和社会都十分关注钟共秋的家庭,也不断给予帮助和支持,希望这种关注和支持能够持续下去。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