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白面石红色旅游区 资源优势:位于正果镇东部的白面石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现村内乱石坑,老虎石山一带存有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东纵北江机关遗址,华南抗日第一枪战场遗址,抗日将士纪念亭和烈士墓等,是难得的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景区。现已按“建新如旧”的原则,对“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进行修复。 规划建设:(1)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车站至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的水泥路两旁种植木棉树和杜鹃花,直到县委旧址,收集中心县委的图片实物及资料,还原当时艰苦的办公条件和情况,并制作相关的碑记等。(2)华南抗日第一枪战场遗址。修建一座宏伟的抗日烈士纪念碑,四周修建浮雕,刻图并说明,重现当年的战争纪实,纪念碑四周修建小广场,用木棉树包围四周,刻一牌匾,简介英雄事迹。对百人墓重新修葺,绿化美化,四周种上杜鹃花,凤凰树,营造一片染红的主色彩和烈士洒血的全景。 (二)畲族风情民俗文化旅游区 资源优势:畲族村位于正果镇东部罗浮山西麓,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畲族村内立着七幅祖图,简单讲述了先祖的来历和故事。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民俗,服饰和作为其民族标志而崇拜的图腾。该地处增城与博罗两地交界处,群山巍峨,林木丰茂,瀑布飞泻,景色清幽。村内种植有大面积的枇杷,荔枝等,每逢果实成熟,许多游客自发而至,热闹非常。 规划建设:配合村的祖图展示牌,畲族小学附近建一座畲族文化展示馆,搜集畲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工具,可雕塑畲民的雕像作介绍,反映畲家人民的生活情况。于枇杷园空旷地方搭建一座畲族风情民俗文化表演台,四周用篝火包围,用于晚上表演约1.5小时的畲族风情节目(服饰表演,畲族语言,舞蹈,婚嫁)。畲寨瀑布下的溪涧依山建设木索道,直至鳄鱼潭,天然石灶(约2公里),让游客溯溪寻幽,此路段共设置两个茶亭。 三, 打造正果旅游产品的品牌 正果镇是著名的腊味镇,其兰溪荔枝,畲族枇杷,黄塘头菜,腐竹,菜干,茨菇等土特产也久负盛名。镇明确北部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圈的发展定位,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立足于变农副产品为旅游商品,对农副产品进行策划,包装,宣传,并于登山旅游节,菜心美食节等活动大力推介和在市各大商行销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步打造名优土特产的品牌。 兰溪荔枝:增城是名副其实的荔枝王国,而正果兰溪的荔枝则为增城荔枝之正宗。兰溪荔枝除了有荔枝之王--挂绿外,还有近100多个品种。每年荔枝成熟的季节,增城都会举办荔枝文化旅游节,而兰溪的荔枝则最受推崇。2006年7月22日晚,哥德堡号访问广州系列活动组织委员会选定正果镇兰溪荔枝沟的百年老荔产出的槐枝作为“百年享宴”的特供荔枝,瑞典国王和王后等来宾品尝后无不赞美。兰溪荔枝展示了增城荔枝的王者风范,成为广州乃至全国知名水果之一。 正果腊味:腊味,是秋冬季节的美食和送礼佳品,是增城特产,正宗产地在正果,相传民间腊味制作已有120多年。正果位置独特,环境优美,清山绿水,阳光充足,气温适宜,它提供了制作腊味的优良环境。腊味由名师制作,有浓郁的山乡风味,选用当地新鲜土猪肉制成,一般的制作时间于每年的9月至下一年的2月。正果的腊味远近驰名,畅销至整个华南地区,成为正果镇标志性的产品。 四,进一步推进正果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正果镇要以围绕创建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加快湖心岛湿地公园,正果寺等景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加强旅游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生态旅游业发展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积极做好旅游业发展规划工作。坚持“生态优先”的规划原则,按照“三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加强景点村庄规划,引导和规范新村建设和旧村整治,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二)积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逐年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景点配套设施规划和建设。 (三)进一步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实施“退二进三”战略,转变产业发展形态。 (四)做好土特产生产和包装,实现农副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打造一批名优土特产品牌。 (五)加强导游人员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能说会道,能歌善舞的旅游从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