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0日上午,增城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增城区文化会议中心举行闭幕大会。截至1月29日上午11时,共收到提案126件。增城区政协提案委员会根据《增城区政协提案工作办法》的规定,对提案进行了审查,立案104件,占提案总数的82.5%;作为意见的22件,占17.5%。在立案的提案中,委员提案77件,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提案以及界别小组等集体提案27件。很多提案经过深入调研,所提建议和意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提案总体质量较去年有所提高。 ●增城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文体组苏艳华:探索建立古村落活化发展补偿机制 提案背景:增城文化底蕴深厚,在青山绿水间散落着大量古村落。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潜在文化旅游资源,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广州市增城区多措并举推进古村落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建议措施:一是建立长效保护管理机制。对各个古村落、每栋古建筑的现状进行全面、详细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完善统计信息台账,建立古村落信息档案数据库。二是深化贯彻“规划先行”保护机制。将古村落的保护纳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盘子中加以重视落实。三是强化宣传教育机制,建立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民间智库。 四是启动古村落培育与激活机制。结合广州市增城区美丽乡村建设启动村落的活化机制,深挖古村文化内涵,借力民间智慧活化村落发展。五是探索建立古村落活化发展的补偿机制。探索建立集修缮、开发、运营、分享、反哺为一体的古村落保护补偿反哺机制,坚持“谁利用、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引入投资主体,实现投资者和村民合作共建。 通过激活古村旅游带来收益,利用收益资金反哺用于古村的保护规划制订,修缮加固古建筑,完善古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挖掘古村特色,逐步形成“以保激育,以育促保”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六是增强财政投入和资金保障机制。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启动资金,设立传统古村落保护基金; 鼓励资助社会团体和个人保护古村落,从古村落旅游收益中安排一定比例充实基金。坚持谁开发谁受益,通过招商引资、市场融资,以产权换资金、以资源换渠道、以市场换项目,鼓励社会资金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保护开发,或选取有一定价值的古民居面向社会进行公开认领、认养、认购。 ●增城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教育组霍健强:学校周边应设立儿童食品安全保护区 提案背景:以进一步创建和落实“平安校园”为目标,积极开展学校及周边交通、食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措施,健全完善学校及周边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建议措施:一是加大力度确保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贯彻学校安全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学校周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入工作计划。交警部门应加大力度,在高峰时段增派警力维护学校周边交通安全。 二是加大力度确保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针对学校周边流动摊点和零食店,相关部门应完善法规,从生产、制作、包装、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入手,规范商户的经营行为;在学校开展健康消费、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食品安全消费体验,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以广州市增城区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等校园主要出入口为中心,在半径300米内的道路区域设立“儿童食品安全保护区”,保护区内的生产者、销售者须经相关部门培训执证上岗,其生产、销售场所具备安全、卫生的标准。 三是加大力度确保学校周边环境安全。加强排查学校及附近正在施工的建设工程,生产、经营和储存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和有可能会造成空气和水污染的企业。严禁学校附近100米内的场地用于从事易燃、易爆、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严格查处学校周边网吧超时经营、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及上网不登记等违规行为。 ●增城区总工会李亚军:加大外来工职业素质和技能培训 提案背景:2015年,增城通过撤市设区融入了大广州的发展大格局,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更好地在城市和企业扎根,对其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培养必不可少。 建议措施: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培训,相关部门应指导培训学校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应实行考证、持证上岗制度。在办理优秀外来人才积分入户的过程中,各基层对应窗口单位应改进工作方法与服务水平。此外,政府要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创新企业的奖励,继续制定相关政策扶持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