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上旬,增城区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区广播电视台”)台长潘伟哲做客“行风月月谈”节目,与广大市民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百姓声音,接受投诉建议,现场答疑解惑。增城区广播电视台的前身是增城县广播站,成立于1956年。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一家集广播、电视、信息宽带网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性传媒,为广州市增城区提供舆论宣传、有线电视运营和无线覆盖服务。 目前,增城区广播电视台自办广播电台频率(fm89mhz)和有线电视频道各1套,自办广播电视栏目有“增城新闻”、“民视民声”、“看法说法”、“行风月月谈”、“印记增江”等;传输有线数字电视节目146套,有线广播10套;开发了“u互动、u宽频”数字电视双向互动业务、宽带上网业务和自主品牌“增城宽带”业务;增城区共有有线电视主机终端用户30多万户,基本实现“户户通”工程;17个有线电视服务网点遍及各镇街,并建立了台、站两级服务队伍和中央呼叫服务系统,可及时为用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收视服务。 近年来,增城区广播电视台着力加强地区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以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为主题,以主流价值传播为核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发展壮大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创新发展宽带上网、节目点播、时政信息查询等多功能业务,不断满足广州市增城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期“行风月月谈”节目,聚焦电视收视信号异常、机顶盒维修、电视台节目设置、媒体融合发展、电台节目质量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需求息息相关的问题。 焦点问题之收视信号异常 问题一:近年来,朱村街横塱村有不少村民反映,每次遇到雷雨天气,该村的电视信号就会出现异常,导致看不了电视,报障率较高。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它镇街有无这样的情况? 潘伟哲:增城区广播电视台共有有线电视用户30多万户,其中农村用户约12万户,已实现增城区覆盖。由于增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分布范围广、线路长,且野外线路较多。遇到雷雨天气时,野外线路和设备较易受到雷击,因此故障率会比平时增加几倍。就朱村街横塱村的情况而言,该网的建网期已有十多年,当时建网行业技术标准较低,目前已有很多线路开始老化。为解决该问题,增城区广播电视台2016年已将增城区域纳入第一批网络整改计划。其它镇街在雷雨天气时也会出现收视信号中断的问题,但情况没有横塱村的严重。对于这些区域,增城区广播电视台也已将其纳入2016年网络整改计划,将逐步解决。 问题二:荔城街老城区有居民反映,收看电视过程中不时会出现无信号或卡机的情况,导致电视节目不能正常收看。对此,增城区广播电视台有何解决措施? 潘伟哲:荔城街老城区的网络信号不好主要是因为增城区域的网络是增城区广播电视台最早建设的一批网络,当时的建网技术含量不高,加上使用时间长了,部分线路就出现了老化。对此,增城区广播电视台正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整改。区广播电视台网络中心主任姚鹏举:收看电视出现无信号或卡机,大多数是网络信号差造成的。而造成荔城街老城区网络信号差,主要是因为增城区域网络建设时间长、线路老化以及前期建网不规范、人为私拉乱接。 对此,增城区广播电视台每年都投入资金进行改造,2016年正对夏街村周边等地线路进行改造。接下来,将对荔城街老城区进行全面排查,对急需解决收视问题的区域,我们会及时调整、优先解决。同时欢迎用户在遇到问题时拨打增城区广播电视台客服中心电话82611666反映情况,我们会及时派出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问题三:针对横塱村的情况,增城区广播电视台怎么解决村民反映的维修不及时问题? 潘伟哲:在维修方面,增城区广播电视台有相关的制度。根据制度规定,正常的季节是有维修时间和维修天数限制的,超过期限,维修人员将会受到相关处罚。正常情况下,延迟两三天维修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但在特殊天气特殊季节,接到用户反映问题后,比如遇雷雨天气等因素影响,在抢修运作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客观问题。我们的原则是确保作业安全情况下尽快修复。 原朱村有线电视管理站站长陈文洲:在网络维护方面,增城区广播电视台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朱村站一直按照制度规定进行网络维护。平时,横塱村的用户是能正常收看电视的,网络信号也是正常的。但在雷雨季节,网络信号受恶劣天气影响,会导致部分用户不能正常收看电视。 当网络信号出现问题时,我们会先处理主干道网络,使大部分用户在第一时间能正常收看电视;其次是处理封闭网,由于封闭网网络已建立很长时间,且网络线路复杂,抗电干扰、抗物理性和抗潮湿性差,所以在雷雨季节信号很容易受到损害,从而导致部分用户不能正常收看电视。接下来,增城区广播电视台已出台相关的整改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