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三潭”演变成梅都,增城市派潭镇的历史沿革

11-2-19 11:12|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097| 评论: 0

摘要: 增城市派潭镇古称梅都,镇驻地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建圩,因地处高山环抱,山涧水杨梅树繁多,得名杨梅都.据传派潭附近有“三潭”(石潭,排潭,鹅潭),“三山”(桐山,寺山,杉山),是派潭集约内村民活动的地方,石潭在 ...

增城市派潭镇古称梅都,镇驻地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建圩,因地处高山环抱,山涧水杨梅树繁多,得名杨梅都.据传派潭附近有“三潭”(石潭,排潭,鹅潭),“三山”(桐山,寺山,杉山),是派潭集约内村民活动的地方,石潭在派潭河上游,排潭居中,鹅潭在下,后来演变得排潭.“排潭”,当地民间释为结竹排(竹木筏)水运放木的意思,后取谐音称“派潭”.“三山”经演变“桐山”改为“同夫岭”,三山均改了村名.派潭地名自明朝确定,一直沿用至今.

 


 
在增城市派潭之前的排潭建圩至今已一千多年,后来由于战乱,圩市曾几度兴废,最后一次是于清朝康熙年间复圩.宋,元至明时期的增城地域比现在大得多,除现境域外还包括现龙门,从化两地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区,派潭处于增城,龙门和从化三地的交界处,具有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功能,大米,矿产,木柴,牛等商品的交换都要经过派潭圩.那时侯,陆路交通不发达,商品贸易主要靠水路.发源于南昆山,牛牯嶂,鹧鸪山,凤凰山的派潭河浩浩汤汤,经庙潭注入增江,河上飘满的无数红的帆白的帆就一路逶迤入东江进珠江,洒落一路山歌小调.在农业和手工业占主体地位的漫长岁月里,依山傍水的派潭曾经是造化的宠儿,是凝聚了许多美好梦想的繁华家园.

事实上,在派(排)潭圩还没有建立的漫长岁月里,派潭地方就有许许多多先民热热闹闹地繁衍生息了.据史料记载,约在1000多年前,增城署县以后,商业活动中心在二龙争珠街,即今正果圩往北七八里的河畔,到北宋初年才将县址东移至今县东北十里东街村,后移九岗村,即今荔城所在地.那时增江河下游的平原地带还不曾出现圩场或村庄.800多年的商业活动基地,其繁荣可想而知,其商业的辐射力也一定影响着毗邻乡镇派潭.本是同根生,相存又相依,同处于大山腹地的正果与派潭该是过着同样的现世生活并做着同一个好梦的孪生姊妹.
 
增城市派潭建圩以来镇驻地一直称杨梅都.明嘉靖年间属增城县(清献坊)的开元乡管辖,杨梅都辖下有四图,四图之下有124村.到清代依照明代旧制,后期县将各坊都合为12个,分属捕厅,茅田司,主簿管辖,“乡则有其名而无其用”,杨梅都属茅田司管辖.民国元年至民国8年大致依照清代旧制,县统称为12都(坊都,梅都,牛都,贤都,庆都,云都,福都,上都,下都,宁都,湖都,甘都),梅都辖下有五乡:梅北,东高,灵山,梅东,西镇.民国9至27年(1920至1938)将原来的都改为区,梅都区所管辖的乡不变.

1949年为派潭区.1958年成立派潭公社,1983年又改区,1986年建镇.派潭全镇总面积289.5平方公里,2004年末人口76799人;辖36个行政村(派潭,汉湖,鹅兜,高村,黄沙凼,大埔,万能,水口弄,湾吓,小迳,湴汾,邓村,新高埔,旧高埔,邓路吓,大田围,拖罗,七境,双合寮,亚口冚,亚如冚,樟洞坑,上九陂,榕树吓,背阴,东洞,高滩,玉枕,刘家,车洞,佳桐岭,利迳,密石,双头,围元,黄洞),一个居委会(派潭社区居委会);镇区面积1.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为14.38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8820多人,总户数2210户.派潭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风景秀丽的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着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景区内瀑布景观罕见独特,球状风化地形地貌神奇特异,田塘村林特色明显,温泉湖泊森林山态相依,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和谐交织,堪称南国乡村大公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