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210万,gdp突破1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6年10月19日上午,增城区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区长陈勇向与会代表们描绘未来5年增城区发展蓝图: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构建枢纽型网络城市,重点强化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增城火车站、增城货运站三大交通枢纽建设,成为广州建设互联互通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增城作为广州东拓桥头堡的角色。 2020年末gdp,力争突破1300亿元 陈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他指出,过去五年增城区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5.6亿元,是2010年的1.59倍,年均增长9.67%;工业总产值1649.71亿元,是2010年的1.69倍。陈勇指出,未来五年,既是增城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又是全面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的关键时期。 在增城构建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总体框架的指导下,今后五年增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到2020年末突破1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以上,突破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以上,突破10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突破100亿元;提前实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记者也从会上获悉,未来五年内,增城区将推进区颐养院、新塘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建设,到2020年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40张。而在教育方面,将实施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完成15所学校建设,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着力解决荔城、新塘、永宁等重点区域以及来穗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同时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4所以上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拓展轨道交通网,打造大交通网络体系 增城政府工作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未来五年,增城将全力推动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增城火车站、增城货运站等三大交通枢纽建设,形成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体系,成为广州建设互联互通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组成部分。增城提出积极拓展轨道交通网络,协助广州地铁13号线和21号线、穗莞深城际、广汕高铁、东北火车外绕线建设提速,同时还争取京九客运支线引入增城火车站,以及争取东北客运联络线和松山湖至增城联络线纳入广州枢纽总体规划。 其中,广汕高铁将于2020年前后建成通车,将有助于惠州、汕尾及潮汕地区融入“穗深莞惠一小时交通圈”,到时增城新塘将汇聚广州、惠州、汕尾三城客流。在高速路方面,增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城将尽快形成三横三纵的高快速路网,推动广惠高速西延线、北三环二期、花莞、增从、新派等高速路加快建设。同时,还要全面完善开发区交通路网规划,全线贯通沙宁公路、永宁大道、创业大道、创誉路等主干道路,打通与周边高快速路的对接,将开发区全面融入到珠三角的交通网络。 推动开发区建设,培育科技创新小巨人 记者留意到,增城整体发展除了打通便捷密布的交通路网外,增城开发区及各镇街未来5年的发展也将紧紧围绕交通枢纽建设及创新绿色发展做文章。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踏步推进增城开发区建设,力争未来五年开发区新增工业产值1000亿元,力争每年引进10-20个产值10亿元以上、税收亿元以上的骨干项目。 将汽车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大力引进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提升整车制造产能和研发能力,在继续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打造成千亿级支柱产业的同时,积极引进培育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创新产业集群,并扶持一批优质企业上市,力争五年内50亿元、10亿元、亿元产值企业数量分别比2015年翻一番,着力打造广州经济发展主引擎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除此之外,各镇街的发展也值得期待。比如,新塘镇要围绕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建设,积极发展高端商贸业;石滩镇要依托增城火车站规划建设,谋划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平台;中新镇要依托广州地铁21号线,推动中新镇墟旧城改造,打造广州东部中高端商业圈;朱村街要以电子信息、健康产业为主导,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未来创新型产业及数字经济发展也是未来5年经济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增城区将紧盯科技资源富集、高新技术密集地区开展招商,引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小巨人”,力争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0家,科技创新小巨人达到120家,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达到120家;大力引进和发展智能机器人、3d打印、精准医疗、可穿戴设备等以信息技术及其创新为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