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政务文宣 查看内容

增城区下围村的基层治理实验:敢碰钉子敢踩地雷 左手民主右手法治

16-11-6 16:4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108| 评论: 0|来自: 大学生村官

摘要: 从广州出发,沿着256省道往北,过了江龙大桥,就是广州市增城区下围村。依依垂柳环绕着一汪碧水,两岸联排的“万家旅舍”由民房就地改造而来,彩墙涂鸦颇具“文艺范儿”。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每天有数千人次周边游 ...
从广州出发,沿着256省道往北,过了江龙大桥,就是广州市增城区下围村。依依垂柳环绕着一汪碧水,两岸联排的“万家旅舍”由民房就地改造而来,彩墙涂鸦颇具“文艺范儿”。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每天有数千人次周边游客来此骑车、烧烤、钓鱼,让不少村民赚了个盆满钵满。看着眼前这幅清静画卷,谁能想到,仅仅在两年半前,下围村还是一个恶名在外的“烂村”,两派村民争权夺势,内斗不断;村委会由两派轮流坐庄,党同伐异,久而久之成了远近闻名的“矛盾多发村”“维稳重点村”“发展后进村”“环境污染村”……

潘小航,学法律出身的石滩镇党委书记,30啷当岁下镇里工作,已有11年基层经历;郭庆东,1978年出生,在东莞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14年换届时回家乡下围村参选,先后担任村主任、党支部书记。两名年轻干部一上一下,携手推动了一项村治改革,结束了下围村20多年来的内斗,整个村庄风气为之一变,经济发展和公共事业步入“快车道”,集体年收入从300万元跃升至1500万元。

勇气:敢碰钉子,敢踩地雷

●郭庆东:我很早离村出去闯荡,在东莞生意做得挺好,按理说完全没必要回来蹚这浑水。说起来偶然,跟几个同在东莞的同学每次聚会一聊,说起老家的事,大家都是痛心疾首。然后就有一个做律师的同学问我,“假如让你回去做村长你会怎么干?”当时没来得及认真想,随便吹了几句牛,但他这不经意的一问,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2013年年底回村,我到一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阿叔阿伯家去串了串。刚好碰到村委会要换届,我问他们如果我做村长,你们会不会支持?本来只当玩笑话,没想到他们很认真地说:“你出来参选吧,我们一定支持!”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年纪轻轻就出去了,和村里两派都没太多瓜葛,他们觉得让我这个中间派来主持大局,没准能给村里换换空气。

当然,参选村委会主任没那么容易,第一关就是我自己的老豆(广东话“爸爸”)老哥,他们一听就连连反对,“这个村没救了,那么多任村长都搞不掂,你既然出去了,就在外面好好干你的事业,回来当这个冤大头干吗?”就这么放弃,我有点不甘心。我自己赚钱了,就算发大财了,又怎样?这里毕竟是我的家乡,比起我自己的生意,把这个村搞好,才是最大的事业,才是施展本领的最大舞台。

正在犹犹豫豫间,几个同学和那些阿叔阿伯都来给我打气:“年轻人,不拿出点勇气,能干成什么事?我们都看好你。”就这样,我作为独立候选人参选了,2014年1月选举结果出来,我拿到了八成五的选票,顺利当选了。我当时又惊喜又惶恐,大家都对我寄予厚望,我要干不好,今后都没脸见人的。

◆潘小航:我一直在广东增城工作,先在区(那时叫市)里,后到镇里任职,所以对下围的乱,对下围的难搞,我了如指掌。过去,下围村因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征地拆迁补偿不公平和村集体“三资”经营不透明,村民到增城、到广州,甚至到省到京越级上访是家常便饭。2000年2月24日增城老书记汤锦华上任,第二天就有200多村民到增城市委聚集请愿,还打烂了市委门口的花瓶。

每到换届选举,增城市公安局都要调派三四百警力到村里维持秩序,下围的乱可想而知。本来在石滩,我也可以做个太平官,维持现状,保持稳定,只要不出大事,别人也说不了什么。但我始终觉得,为官一任,总要造福一方。对于多年深受内斗之苦的下围村民而言,最好的造福就是改革他们的村庄治理,形成一种风清气正,能决策、能执行、能发展、能收益的新的村治格局。

机会来源于一封信,那是2013年12月,下围村几个年轻党员写给我的,表达了几层意思,一是对下围的爱,二是对下围的恨,三是希望上级党委支持参选。我看了很受鼓舞,下围终于有年轻的正能量出现了;正好这时,庆东放弃东莞的事业回来参选,后来又以高票当选,说明下围村人对多年的内斗已经厌烦之极,极度渴望有一种新生力量来改变现状。

跟庆东一样,我也鼓足了勇气要去碰一碰这块“硬骨头”。那段时间我天天往下围村跑,有时上午来一次下午来一次,很多人说我不务正业,一个镇委书记老去搞村里的事。我不理会这些流言蜚语,为了全村父老乡亲,这场改革我必须去推,就是龙潭虎穴也要闯一闯。

思维:一手民主,一手法治

◆潘小航: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具体怎么干,不是光有“勇气”就行的。我分析后认为,下围村20年的乱,核心是缺乏民主、没有法治。多年来,下围村虽然有民主选举,可一旦选出来,村民自治就退化成了“村委会自治”。所以我想,下围村的改革,就是要紧紧抓住“民主”和“法治”两个思维,建立起一套充分保障民主议事、民主表决以及执行落实的制度框架和法治环境。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