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政务文宣 查看内容

教育强镇:增城区新塘镇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新起点谱写教育新篇章

16-12-22 17:1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516|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2016年5日至16日,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组来到新塘镇,对增城区新塘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第二次复评进行督导验收。验收组认为,新塘教育强镇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步入教育发展的新高 ...
2016年5日至16日,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组来到新塘镇,对增城区新塘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第二次复评进行督导验收。验收组认为,新塘教育强镇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步入教育发展的新高度,实现了新的超越,同意通过复评验收并按程序呈报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审批。

科教兴镇,人才强镇。新塘镇于2006年6月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2012年1月通过省教育强镇第一次复评,增城区新塘镇把巩固教育“创强”成果、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不动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教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使增城区新塘镇的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党政高度重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2012年,针对行政区域调整,增城区新塘镇立足广东省中心城镇的区位优势,提出“教育与经济双轮驱动”发展的战略,制定教育“创强”实施方案,继续扩大和巩固教育强镇创建成果。同时,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等教育发展体系纳入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步骤、有计划、有部署地把加强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量化指标落到实处,以“三个优先”确保新塘镇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同步,切实做到教育经费(财政拨款、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三个增长。

增城区新塘镇坚持将教育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大力开展教育体制改革,把教育工作列为科教文体、规划、计生、维稳及综治、安监等部门领导及各线分管领导任期责任制和年终考核指标之一;建立健全了“镇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校园安全一岗双责制度”等工作机制,建立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建立与现代新塘建设发展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办学模式多样、办学机制灵活、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增城区新塘镇全力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接受义务教育,并积极发动乡贤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捐资助学或成立助学基金,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对实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召开大会给予表彰、奖励,弘扬先进。据统计,三年来,政府及社会各界多渠道募集捐资助学资金,共计发放奖教奖学金1230.5万元。

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增城区新塘镇着力提高学校软件、硬件设施,加快实现办学条件更优、教育教学质量更高的目标。

一方面,科学布局调整,积极建设标准化学校。2012年9月,通过布局调整,撤销坭紫小学、甘涌小学并入新建的甘泉小学(能提供2760个优质学位),增城区新塘镇中小学布局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对照标准化学校的指标要求,为各学校配足配齐教育装备及场室建设,完成了19所公办中小学及9所民办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合理规划教育格局,着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充实教育现代化硬件建设,进一步提升增城区新塘镇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积极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镇。

另一方面,实施改建扩建,落实教育惠民工程。坚持校长“一把手”负责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力统筹实施一大批改建扩建教育惠民工程,以“基础设施先行”推动教育新一轮发展,改善办学环境,努力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2012年至今,政府先后投入超过7000万元为学校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与维修,使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优化。

与此同时,更新设备设施,提升现代装备水平。在各中小学校设置了相应的常规教学仪器,实现开出率达100%;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e网全覆盖”工程,全部学校接通了互联网,实现“校校通”。目前,镇属学校配置计算机4676台、多媒体教学平台590个,中小学校都按规定配备计算机室,中小学多媒体教育座位数占比逐年提高。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