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漫步增城区石滩镇金兰寺村 寻觅贝丘文化遗址 探索金兰寺的前世今生

19-6-28 06:05|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5118| 评论: 0|原作者: 张伟棠

摘要: 金兰寺不是寺,是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三江平原地带,是远近驰名的渔米之乡。金莲寺是一座寺,但现在不见了。人们现在看见的是天后宫、洪圣宫和姚氏宗祠。一条笔直的水泥路直通金兰寺。左边,一畦畦绿油油的蔬 ...
金兰寺不是寺,是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石滩三江平原地带,是远近驰名的渔米之乡。金莲寺是一座寺,但现在不见了。人们现在看见的是天后宫、洪圣宫和姚氏宗祠。一条笔直的水泥路直通金兰寺。左边,一畦畦绿油油的蔬菜,还有藏在绿丛中的一颗颗鲜艳的红宝石——亦果亦菜的小番茄。右边,一排排香蕉树像仪仗队整齐的方阵,恭迎着各方来客。

村委会就在原来的金兰寺小学内,两栋课室经过简单修葺,成了很不错的办公场所。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金兰寺学校合并到条件更好的中心小学去了。东境、南境、西境、山围、关村,五个合作社,近3000人,金兰寺算大村了。全村姓姚的超过80%,姚氏算大姓了。西境前面的渔塘超过百亩,也算大塘了……

村委旁边有一座大戏院。龟背拱型屋顶抵挡了50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其巍然挺立的意志引来了燕子的爱慕、飞榕的眷恋,就连那片碧绿的青藤也悄悄爬了上来……整座大戏院中间没有一根柱子,虽然已是危房,当时却名震四方。大戏院旁边有一座大水塔。40多年前村民自建泵房、自装水管、自修水塔,实现了家家户户通水通电。金兰寺是一条大村,就是要让人羡慕、让人敬佩。当时,不少大队、生产队都过来参观学习。

大操场旁有几棵百年老树。其中一棵200多岁的大榕树,绿叶婆娑、枝繁叶茂,充满勃勃生机。南榕北槐,就是说北方的村子都有槐树,不知真假。但我们南方的古村落都有榕树,一点不假。你看,大榕树树荫覆盖的地方有篮球场那么大,仿佛在为金兰寺世世代代的村民带来福荫,仿佛在护佑金兰寺年年岁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仿佛在祈求老百姓心想事成、身体健康。

沿着悠长的古巷漫步,搜寻金兰寺的前世今生。两边的墙角长满青苔,破旧的木门摇摇欲坠。低矮的砖瓦房空无一人,偶尔可以看见里面搁置着鸡笼、风柜、大木桶……据长者姚叔照说,人们早已住到新居去了。三块麻石为一组,连绵不断,铺成了1000多米的村道,凝聚了700多年的乡愁。麻石的缝里长着绿油油的小草,为潮湿而沉寂的古巷带来几分回光返照的生机。有些麻石已被沙泥覆盖,但我们清晰看到石还在,路还在,魂还在……

麻石路边有排水沟,宽深不过三、四十厘米,但三面由石块砌成,整齐美观。让人一下子想起丽江古城束河古镇千家万户门前的小溪流,真有异曲同工之妙。麻石古巷有一间南池书窒,里面有两块字迹斑驳的石碑。姚叔照说,一块碑代表一名举人,本村出过两名武举人,金兰寺是人才辈出的地方。麻石路边还有一座三层高的炮楼,虽然不知何年何月被电闪雷鸣毁了一角,但雄姿依旧。我们仿佛看到了清末民初村民们同心协力筑炮楼的热闹场面,也仿佛看到了村民们团结一致保护家园的动人情景。

金莲寺在哪?金莲寺为何不见了?人,皆有好奇之心。我们沿着古石巷的步级,扶着鱼塘边的石栏,从东境走到西境,从山围来到关村……一颗老态龙钟的桐油树下坐着三位年迈的婆婆,她们的眼神迷茫、呆滞,但分明充满着好奇、充满着希望,仿佛在问我们:找到没?知道金莲寺在哪吗?其实,渊博的考古学家比我们更好奇。

他们分别在1958年和1962年来到金兰寺,金莲寺没找到,却发现了典型的贝丘文化遗址。于是,他们如获至宝、喜出望外,把出土文物和大量的图片搬进了省城博物馆。“这,就是贝丘遗址。”姚叔照指着沅江河边一处杂草丛生的残墙断壁,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当年挖掘文物的盛况。可惜,除了看到砖头碎瓦和泥土中夹着蠔壳、蚬壳之类的东西,我们没有什么可喜的发现。

倒是古老的沅江码头向我们透露了当年的蛛丝马迹和明显的岁月沧桑。码头宽约15尺,是昔日繁忙的交通要道。坚实的麻石一直延伸向河水深处,两边沙岩石砌成的护土墙经过风雨的侵蚀已多处剥落。从这个码头,可以坐船到增江、东江、珠江,可以到东莞、惠州、广州,走向全世界。只是现在已经不是以船运为主要交通的时代了。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