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吃喝玩乐 查看内容

增城客家人一年四季有"蒸糍做糕制粄的习俗传统 每样美食背后都是有讲究

19-8-14 12:2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369| 评论: 0|原作者: 闻樱

摘要: 增城区的增城客家人一年四季有“蒸糍做糕制粄”之传统,除了春节炒米饼、清明做艾糍和端阳裹粽这些南北通用的节令糕饼之外,还有很多特色糍粄,增城客家山歌里唱的“十月朝,增城客家糍粄碌碌烧……”这一个“烧”字 ...
增城区的增城客家人一年四季有“蒸糍做糕制粄”之传统,除了春节炒米饼、清明做艾糍和端阳裹粽这些南北通用的节令糕饼之外,还有很多特色糍粄,增城客家山歌里唱的“十月朝,增城客家糍粄碌碌烧……”这一个“烧”字代表家的温情,这些款款精致,样样美味的糍粑都是有故事的:

●增城客家民间美食:禾线糍

盛夏的禾线糍,祭拜田头伯公。禾线糍是增城客家才有的做法,盛夏开镰收稻谷后,首选新打下来的糯米做禾线糍,以“拜田头伯公护田增收之功”。禾线糍用糯米粉搓成长圆形的糍粑,约二十厘米长,中间穿插一根长竹签,用蓑衣叶包裹蒸熟,一串禾线糍由七个糍粑组成,状如一串饱满的禾穗,又像北方的糖葫芦串。偶尔,爷爷拿花红粉染红几串,美曰为“红葡萄糍粑”。

还记得爷爷说起禾线糍的故事——解放前,地主在夏收后也会做点禾线糍拜祭田头伯公,但抠门的地主不想让长工们放开肚皮吃,故意不做那么多禾线糍,于是想出一个自认为“两全其美”的做法,吩咐厨子煮一餐“新米饭”,并特意在米饭上掺撒很多谷壳,这样吃起来没那么方便,于是长工们在端起饭碗时看见那么多谷壳会大声喊出“好多谷好多谷啊”,便能讨个来年丰收的好意头;

可惜长工们因平日里对这地主的尖酸刻薄之举早已积怨一肚子气,他们偏偏不这么讲,反而相约借机针锋相对,端起饭碗一边挑出谷壳,一边故作惊讶大喊“呵!死咯!今年才过半,这么早就把谷种都食完咯,真是梗死狗”,气得地主无言以对。

●增城客家民间美食:凉粉糍

七月七凉粉糍,甜滋滋。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增城客家女人抹黑起早挑“七月七水”,谓之“仙水”,这天做的仙人粄又叫“凉粉糍”,这款糍粑以凉粉草为主料制成,具有降温解暑的功效。凉粉草,又名仙人草,在《中国医学大词典》中记载:“茎叶秀丽,香犹藿檀,夏日取汁,凝坚成冰,有泽颜、疗饥之功效。”

相传这草与后羿有关,恃勇善射的后羿射灭了九个太阳之后,解救了众生万物,西天王母娘娘为表彰后羿,赐其不死之药,其妻嫦娥因误服仙药独自奔月,让后羿抑郁而终,后在其坟头上萌生出一种草,能解暑解毒,让一群自北方逃避战乱南迁到岭南的增城客家人用这草熬水服用后消除了大热症,后人谓之“仙人草”。

凉粉糍以“仙人草”熬煎的汁水加米粉搅拌,以慢火煮成糊状,然后倒入瓷钵内冷却,凝结成晶莹剔透的凉粉糍,以九宫格模式割成块状,再醮上蜂蜜,初品微苦,后觉苦尽甘来,实是消暑解火佳品。每次品尝,便想起那月宫里的嫦娥。

●增城客家民间美食:豆糠糍

立秋时节的豆糠糍,又叫“懒人糍”。 每到立秋节气时,增城客家人用上等糯米做糍粑“过秋”,代表夏收辛劳的农活已告一段落,做点糍粑以邀请亲眷小聚;糯米糍粑有润肺补中益气之功效,其中“豆糠糍”最为普通易制。“豆糠糍”据说是源于北方人舂米之时,发现石臼底总残留很多碎米粉;

为了物尽其用,以糯米浆团把臼底的碎米粉一点点带出来,积小成多而和成面团,加点碎炒花生和白糖做馅,随意捏成圆形的粉团蒸熟,再沾上糖粉或花生粉,便可当做早餐或下午茶点。因简单易做,更不用提前蒸煮准备食材,又没有造型讲究,形状可大可小,口味浓淡相宜,增城客家人将这款糍粑称作“懒人糍”,即便是再懒惰的婆娘也能随时做得出来。

这款简单的豆糠糍与北方的“驴打滚”极为相似,增城客家人从北方迁徙而来,很多饮食风格源于北方,一路的南迁所创食品繁多,更多的是从节约食材和易于保存两方面考虑,因地制宜地加以改良,如增城客家酿豆腐,便是从北方饺子改良而来,一个“酿”字,成就“增城客家百食可酿”之说。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增城区|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永宁街|荔湖街|宁西街|新塘镇|石滩镇|中新镇|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仙村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