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是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近年来,增城对照农村实际问题、农民实际需求,以六个方面科学建设“四好农村路”,在“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上下功夫。2019年8月和11月,增城区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和获全国示范县荣誉称号。县道x292高岳公路是广东省唯一一条农村公路被中国部公路学会评为“2019年全国美丽乡村路”。 始终坚持系统规划 力争融入大湾区交通网 县乡村道的疏通,发挥了良好的效能,实现了物流、人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拉近增城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时空距离,从而较好地把游客引进来,把农产品运出去,带动乡村发展、农民增收。近年来,增城区围绕乡村振兴推进“四好农村路”的根本目标,坚持按照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要求,来谋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形成增城“10、30、60、90”生活圈。 “10”:任何一个镇街10分钟可上高速路。 “30”:30分钟可达广州市、东莞中心城区。 “60”:60分钟可达佛山、广州和深圳两大国际机场、广州南站以及周边铁路货场、港口。 “90”:90分钟可达珠三角任何一个城市。 始终坚持以藤结瓜 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增城区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按照“以藤结瓜”“造瓜结藤”的规划理念,通过“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居民点、风景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农业产业园等重要节点,有效串联起来,并与“万家旅舍”和绿道紧密结合,通过交通改善促进乡村振兴载体的发展。 为解决农产品运输不方便、运输成本高、运输过程长等问题,增城区在推进行政村、自然村通公路的同时,高度关注农产品集散地的公路建设,创建“农资运输路”,做到产业规划发展到哪里,农村公路就连接到哪里,形成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农产品输出、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的“绿色经济路网”,把游客运进来,把农产品运出去,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通过交通环境的改善,在农村公路和绿道沿线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普遍增长50%以上。2019年,增城区更是成功创建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创建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个,“四好农村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明显。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 高效率运营好农村公路 增城通过科学建设“四好农村路”,让广大农村地区更好联系城镇,让农民更好更快共享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带来成果,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的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增城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以实现人民对道路使用的方便舒适为出发点,推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改革创新。 一,推行“票运分离”tc公交运营模式。增城2018年底启动“票运分离”tc公交运营模式,即政府负责规划公交线路、制订服务水平、收取车票收入和投入运营资金,公交运营企业只需要按要求进行运营并按车公里数计算服务费(无需考虑车票收入),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公交覆盖率和服务水平。目前已经实现行政村100%通过公交班车。 二,实施公交“末班车”制度。即中心城区、新塘城区的重要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晚上22:00总有一班“末班车”可以回到各个镇的广大农村地区,使广大农村居民安心、尽情在城区购物、娱乐,共享城市化的发展成果。 三,试行5g智慧公交。以增城9路公交为试点,建设目前国内最长(长40多公里)的连续覆盖5g信号的智慧公交与增城广场站5g+体验站场,乘客可在公交车上体验5g的wifi、4k高清电视直播、实时查询公交信息等服务。 四,提升农村物流服务。研究制定促进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等系列政策措施,引进了菜鸟网络中国智能骨干网华南枢纽项目等大型物流仓储项目,建成了新塘镇集邦物流园、仙村镇普洛斯物流园等镇级物流园,形成区、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推进快递物流点进村工作,农民可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方便、优质的物流服务,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