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增城概述 查看内容
新闻热点 增城概述 政务文宣 人物事迹 文学作品 吃喝玩乐 风土人情 千奇百怪 历史文化 观点社论 便民服务 商务情报

广州市增城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垃圾分类模式 构建垃圾处理工作新格局

20-12-11 05:1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094| 评论: 0|来自: 南方日报

摘要: 干净整洁、空气清新,这是人们对碧潭村的第一印象。这条位于增城区仙村镇的小村与广州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以下简称“第六电厂”)相距不到500米,每天进出的垃圾收运车辆高达到200车次。而1公里外,增城区全力打造的 ...
干净整洁、空气清新,这是人们对碧潭村的第一印象。这条位于增城区仙村镇的小村与广州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以下简称“第六电厂”)相距不到500米,每天进出的垃圾收运车辆高达到200车次。而1公里外,增城区全力打造的集种植、加工、电商物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荔枝小镇初步成型,以荔枝产业为牵引的超大乡村振兴样板呈现盎然生机。

创建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地理的劣势如何转化为发展优势?资源热电厂与荔枝文旅基地、美丽乡村容易产生邻避问题,这一对矛盾体如何打破隔阂,走向协同发展?面对这个两难的课题,增城区用一条创新的文旅科普线路给出了解题思路。“共建共治共享,在第六电厂旁边建成、建好以荔枝产业为特色的示范基地,打造出标杆性的垃圾分类示范村,正是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生的最好体现。”增城区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资源热电厂仿如现代公园

踏入第六电厂时,人们眼前一亮:依山而建的干净整洁厂区,绿意融融,没有想象中的成堆垃圾,也没有闻到垃圾的异味,整个电厂外表更像隐蔽在山坳里的现代公园。会有异味吗?排放达标吗?这是参观人员进厂参观前提出最多的疑问,大家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特别关注,而讲解员科学详细的讲解打消了所有人的顾虑。

第六电厂位于仙村镇,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作为国内焚烧处理技术领先的发电厂,于2019年7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烟气净化系统在国内首次采用“sncr+半干法+活性炭喷射+袋式除尘+湿法+scr”双脱酸双脱硝工艺,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内及国外排放标准。碧潭村作为第一批成功创建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与第六电厂相距不到500米,每天进出第六电厂的垃圾收运车辆高达到200车次。

如何让村民接受这个实现资源再生利用的新生事物?“首先,技术必须过关,必须让村民亲身体会它对周边环境几乎是没有任何影响。”第六电厂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第六电厂的垃圾运输车辆走专门的进场通道,避开村民出入道路,且垃圾接收的全过程处于密封和负压环境,避免气味外泄。在第六电厂周边基本闻不到异味,对居民生活、周围环境几乎没有影响。

第六电厂建有环保教育基地,里面设置了垃圾分类互动游戏、互动投影墙、全息系统等科普展示项目,营造现代化科技体验式垃圾分类科普宣教氛围。“以往许多的不理解、不信任主要是基于不开放,现在不光可以看到厂区的美丽环境,甚至可以走到车间里来,实地看到如何把垃圾变成电,烟气如何来处理达标,让群众了解到先进的垃圾处理工艺。”该厂相关负责人说。

仙村镇巧妙地把这种地理劣势转化为优势,定期组织碧潭村村民到第六电厂参观,利用这些直观的感受,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治理对于垃圾焚烧的重要性,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同时,村委会定期组织村干部上门宣传演示,重点向村民讲解农家常见垃圾分类知识,挨家挨户手把手教会村民分类投放、分拣装桶。从抗拒到接受,不断汲取垃圾分类的知识,附近的村民越来越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垃圾分类走进美丽乡村

澄澈如洗的池塘,五彩缤纷的花朵,亭舍相依于绿色的树林旁边,总面积1.7平方公里、拥有村民900多人的仙村镇碧潭村,就坐落在自然原始林区后龙山旁,环境优美。村民广场上、村道上,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标语和公告栏,红蓝绿黑四种颜色的垃圾桶摆放在垃圾集中和村广场的大型公共空间。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子里,“要想垃圾变为宝,分类回收不可少”的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成为共识和人们生活的习惯。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垃圾分类很早就进入了碧潭村。据碧潭村党支部书记赵景枝介绍,从2017年开始,碧潭村就着力把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作为主攻方向,努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因应第六电厂发展需求,解决村里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碧潭村与第六电厂是“邻居”,村民们起初对此有抵触,但村委化地理劣势为优势,先后组织村民去日本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参观。“用这种方式处理垃圾确实好,火一烧就没了,还能发热发电,比埋在地下等垃圾慢慢腐烂强多了。”村民们参观完电厂后感慨地说。赵景枝说,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党建引领是关键,党员干部带头进行垃圾分类,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村民参与”的良好格局。“我们经过党支部、党员带头开会明确细则,然后用画报、小喇叭等工具去宣传开展垃圾分类。”

伴随着垃圾分类的深入推进,仅仅思想认同远远不够,碧潭村还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提高村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准确率。赵景枝告诉笔者,村里引入了智能投放设备,大力推行“一户两桶、干湿分离、上门收集、分类运送”的收运模式,近期更实现了垃圾分类“扫码评分”再升级。通过创建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碧潭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100%,支持率100%,减量率达4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100%,村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提高。

据统计,2020年增城区284条行政村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村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城镇化进程下新农村垃圾分类模式。如派潭镇邓路吓村落实“三清”督导,探索“三化”模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荔城街棠厦村探索农村智能化分类模式,利用微信群组实时解决问题,运用app平台对接供销社收运可回收物;新塘镇瓜岭村结合垃圾分类特色喷绘和传统建筑,打造传统古村落人文文化与垃圾分类宣传为一体的干净整洁生态宜居农村环境。通过入户宣传、手把手教、互评互学,使村民实地了解垃圾围城的困境和分类的意义,增城让垃圾分类真正深入走进美丽乡村。

123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