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吃喝玩乐 查看内容

增城三日游之荔乡绿韵乐悠悠

11-4-9 09:4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272| 评论: 0

摘要: 增城这个地方,我是第一次到的,没来之前对增城的印象就只有挂绿荔枝一样,在参加“荔乡绿韵•魅力增城——广东群文优秀书画摄影创作采风活动”期间,通过介绍会了解,以及到鹤之洲湿地公园、增江画廊、单车绿道 ...
瀑布太高了,时间也有限,得回去吃饭了,回到那间据说可以容纳千人同时进餐的农家菜馆汇康阁,席间,大家虽略显疲惫却掩饰不住兴奋,那一餐品尝了不少地道的增城名菜。咸酸菜、榄角、酿豆腐、河鱼仔、正果腊味等等,大多都是天然食品,汁原味原。餐毕,参观农庄旁边的报德祠,据说这是祠为一座三教合一,旁边有座文魁塔,看上去也有好些历史的了。祠旁边有农家在摆卖一些土特产之类的东西。居然看到有我们新兴产的凉果也在其中摆卖。

小楼镇西境村参观, 这里被称之为“南国的周庄”,村中周氏大宗祠经过整饰一新之后,开始接待游客,门前的小广场上有村民在摆卖当地的一些土特产,到村子里转了一圈,看到有人将那些崩塌了的旧屋修整,可惜的是有些地方新建了一些仿古的建筑,不伦不类的,俺不喜欢这些人造的东西,太没有历史咸了。在村子里遛踏,看到平静的小村里,老人们依着荷塘纳凉,小孩子在树荫下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大黄狗热得在村道上乱跑,黄狗但已经不会对我们这些外人吠了,村子游客多了,商业味浓了,村子还是以前的村子,但村民的生活已是不同往日的生活了。

在湖心岛景区的榄园竹海景区。大规模种植的那些乌榄树很绿,间种的竹子很茂盛,榄树的树龄据说已超过百年,形态奇特,举目参天,枝繁叶茂,树干向四周伸展,厚重沉实,昂然傲立。榄树间隙里种满翠竹,行走其间,顿生阴凉之感。微风吹过,竹叶沙沙。比较喜欢这种翠竹林立、曲径通幽地方。往江边望去,江水就像一条玉带在竹林深处悠然飘荡。这么个休闲、浪漫的地方,很适合与爱侣或三五知己漫步。从这个景区可以乘船前往湖心岛旅游景区,听说过湖心岛是新开发的旅游点。时间赶,匆匆地走过。下次再来,一定要品味这里的清新空气,花香鸟语。

榄园竹海出来后,便是参观另一著名景区何仙姑家庙景区。在增城,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一仙一龙,一佛一凤,一将一相,一巫一术,仙即何仙姑,(龙即宋代进士李肖龙,佛即正果牛仔宾公佛,凤即宋代进士廖金凤,将即南宋振国大将军石文光,相即南宋右丞相崔与之,巫即南宋道士杨柳清,术即南宋术士钟法进。)在八大名人当中,何仙姑首推名人之首。八仙故事源远流长,深受民间喜传乐颂。何仙姑为唐朝人,是增城小楼镇仙桂村人,原名何素女,又叫何二娘,因反抗父母包办婚姻,投井后成仙。来小楼的人们大多是慕名来造访这位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的。

何仙姑家庙始建于明朝。后也因战乱,屡经修建。最后一次重建已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家庙第一、三进为封火山墙;第二进四柱一间五架拜亭为硬山顶,其脊饰为反翘装饰。其它地方的装饰有木雕、灰雕、砖雕等,内容为花鸟、戏曲人物,工艺精湛优美。庙正面山石门镌刻的隶书门额:“何仙姑家庙”,为咸丰八年戊午嘉平黄培芳所书,山门镌刻的行书石对联:“千年履舄遗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出自当年增城吏官王映门手笔。“履舄”二字指绣花鞋,意思是一千年前何仙姑投井,她的绣花鞋留在井边的故事。下联反映了何仙姑家庙历史悠久和人们对何仙姑的崇敬。

家庙留有书法家麦华三和当地书画家陈水源联作的仙姑彩画屏风。绕过屏风,二进是供奉何仙姑的地方。但见仙姑端坐于家庙正堂之上,手持荷花,神态华贵安祥,金童玉女静待左右,仙姑像高约1.5米,用樟木雕塑而成,通体漆金。据说仙姑很灵验,堂上挂着来自东南亚等地信众答谢仙姑的锦旗。大堂左边是天花井,又名何仙姑井,是传说中仙姑投井成仙的地方,井边的石鞋模型据说当年何仙姑投井遗留绣花鞋的地方。井台呈八角形状,上面铭刻“仙源涓涓,饮者万年”八个字。据说用井水沏茶,特别香醇清润,常饮此水更能强身健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以广州市增城区赖际熙为首的客籍精英首倡成
  • 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光明小学教师单洁丽 用
  • 增城有段古:西罗乡成立了广州首个中国共产
  • 广州市增城区抗日游击武装:广东人民抗日游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增城区|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永宁街|荔湖街|宁西街|新塘镇|石滩镇|中新镇|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仙村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