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葬于广州增城天蚕岭东麓的湛若水墓 对研究岭南明代墓葬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2-3-3 07:5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616| 评论: 0|原作者: 胡晓宇|来自: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要: 摘要:湛若水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广东增城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葬于广州增城天蚕岭东麓,2002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其墓规模宏大,形制独特,对于研究岭南明代大型墓葬具有非常重要的 ...
摘要:湛若水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广东增城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葬于广州增城天蚕岭东麓,2002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其墓规模宏大,形制独特,对于研究岭南明代大型墓葬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湛若水墓位于广东省增城市永宁街陂头村天平山(土名“天蚕岭”)东麓,坐北偏西46°。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其规模宏大,形制独特,对于研究岭南明代大型墓葬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1 湛若水生平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人,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明弘治五年(1492)乡试第二名。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南京国子监,吏部侍郎等职,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卒后曾停厝三年多,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葬于此墓。隆庆元年(1567)被追封为太子少保,谥文简。

少师事陈献章(白沙),成为陈白沙晚年得意弟子和学术继承人。后对“白沙学说”进行扬弃,一生潜心钻研心学,在继承陈献章“白沙学派”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学术见解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学派被称为“甘泉学派”,又称为“广宗”,与王阳明并称明代理学家两大流派之一。

他生平以著书立说和兴学养贤为己任,除经常各地讲学以外,还致力于编撰有关论著,亲自修订《大科训规》,对教育管理的体制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编有《湛甘泉集》32卷、《圣学格物通》100卷、《春秋正传》37卷、《礼经传训》68卷、《黄通志·翁泉大全》60卷、《增城县志》19卷、《四书训》19卷、《诗厘正》42卷等。至今,束樵(罗浮)、西樵、南樵(南香山)、崖门、飞霞洞、南海神庙等地,都留有他的墨迹。

2 湛若水墓形制

由墓园及神道两大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5 480 m2。

2.1 墓园

顺山势营建,分为五级,包括北部坡地和南部四级台地,自南向北逐级升高。总面阔48 m,总进深172 m,占地面积8 256 m2。墓园内原有主要建、构筑物包括北部坡地上的湛若水墓体,第二级台地的墓祠,第一级台地南部入口的棂星门。墓园北边有护岭,往南延伸为矮墙,围合至棂星门两侧。墓园内的第三、四级台地南边设挡土墙,与墓园东西两边围墙相接。各级台地南边中部设台阶,自南向北可达湛若水墓前。墓园围墙外侧有顺山势而下的纵向排水沟,其中第三级台地南侧边缘有石块砌筑的横向排水沟(见图1)。


图1 墓园现状平面示意图

2.1.1 墓体:墓体位于墓园北部坡地中间。面阔44 m,进深42 m。灰砂版筑的太师椅形山手墓,工艺精良,夯层厚度均一(每层约5 cm)。包括一级护岭、垅环、享堂、山手、三级拜台、月池(见图2)。东侧山手刻有“山斗八座,真儒千载”,西侧山手刻有“九十五秊,全归不朽”(见图3),共16个篆书大字。(注:“秊”为异体字,通“年”)

图2 墓体的全貌(由东南向西北)

“山斗”是泰山、北斗的合称。“八座”指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八种高级官员,历朝制度不一,所指不同。东汉以六曹尚书并令、仆射为“八座”;三国魏、南朝宋齐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隋唐以六尚书、左右仆射及令为“八座”;清代则用作对六部尚书的称呼;后世文学作品多指称尚书之类高官。“九十五秊”是指湛若水享年九十五岁。这16个大字是对湛若水一生辉煌的学术成就的赞誉。

图3 山手刻字拓片

1234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