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9日0时的钟声响起,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廖隔塘村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全部达到封控管理时限,正式解封。从4月28日下午至5月9日0时,荔城街党工委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下,在新塘镇及社会各界帮助下,科学划定“三区”并落实分级分类管控,扎实做好流调溯源、核酸检测、落地查人等各项工作,在最短时间阻断疫情传播链条,顺利结束“三区”管控。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荔城街全体干部职工严阵以待、众志成城,街党工委、办事处将此次应急处置工作作为检验整改工作实效、慵懒散慢专项整治的重大契机,全面审视党委政府工作组各薄弱环节,将抗疫战场作为“练兵场”,将“团结、坚持、速度”的荔城精神传达到每位干部职工和村(居)人员,凝心聚力,共同书写荔城抗疫答卷。 快字当头 先发制人 黄码动态清零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荔城街压实责任,视黄码为“强信号”,快速落地查人,确保风险人员应检尽检快检,为疫情防控争取主动权。廖某在4月28日8:40分到黄码采样点采样,因居住地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11:45分被送到栢林酒店集中隔离,快速落实管控措施,提早控制“源头”,将疫情外溢风险和社会面扩散风险降至最低。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的战斗中,发现阳性病例后,荔城街及时调取廖隔塘村底册台账、地图,各区组织动员干部职工连夜奋战,分区行动,逐户逐人排查登记,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4月28日下午,在“三区”尚未划分的情况下,封控区工作组召集街道干部职工和村社干部按照二级防护标准开展摸底排查,“三区”划定后, 进一步扩大排查范围,当晚摸排封控区居住人员,次日扫尾,底数清晰明确,为后续服务保障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狠字为重 争分夺秒 一是“三问”机制深溯源。盯紧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人员、重点环节,积极开展流调溯源工作,最大限度地锁定传播链,争分夺秒,做深做透。由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织流调专班、综合协调组、公安、街道人员连续两天召开流调专题会议,精准判断疫情的差异,安排熟悉本地情况人员开展现场流调,以“三问”机制倒逼流调工作做实做透。 二是科学果断快转运。面对紧急的疫情防控处置, 坚持流调和转运同步,实现快转切断传播链。在封堵隔离的同时履行隔离转运程序,确保早隔快隔。当晚,荔城街接到封控区全员转运指令后,立即协调安排7辆大巴,分批次转运居住人员,守牢守住防线。对于封控区因身体原因不便集中隔离的两名老人,落实就地居家隔离措施,保障就医、生活需求。 三是各类保障齐到位。从应急处置工作开始,各项措施齐上场,不断巩固“三区”管控防线,确保闭环闭得住、防控防到位、措施有温度。开展全方位宣传让群众放心,累计派发给“三区”一封信、告知书、物资明白卡等逾万份。采取陆空双巡、“人、技”双防的方式,安排“无人机”全覆盖巡查,巡逻小组全天候巡防,“三区”管理日渐平稳有序。选强配优“服务员”,增城区、街共投入组织力量超过1000人员,用心用情保障民生,从严从实从细从紧落实管控。 “疫”路同心 共战疫情 在这场抗疫大考中,除了群众自觉做到足不出户、足不出区、避免人员聚集外,荔城街一众单位、企业也提供了有力支援。4月30日至5月2日,新塘镇抽调30多名精兵强将到荔城街“三区”,指导、协助开展管控区管理服务工作,为管控区群众上门进行核酸检测、抗阳测试等,为荔城街开展“三区”管理工作提供很多宝贵经验。增城区住房和建设局协调广州市市政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组织了30名工作人员、7辆货车为封控现场供应2500个水马、完成500米围蔽及2500米水马加固任务,并每天派出市政维护施工队提供“保姆式”服务,随叫随到、满足需求。 区市场监管局抽调60人次协助辖区开展督导检查工作,补充荔城街因支援“三区”的人手不足。增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协助“三区”围蔽的水马注水,夯实防控基础,筑牢铜墙铁壁。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支援80个矮水马、200个高水马,通宵达旦协助荔城街做好“三区”围蔽工作。增城区人大代表荔城联组徐诚田代表广东仁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向荔城街捐献铁马100个、蓝色帐篷30个、测温枪50把等防疫物资,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