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传统建筑和祠堂 每一朵浪花都是白石河的歌

22-5-30 12:4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134| 评论: 0|原作者: 黄金棠

摘要: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建于明朝成化初年。原瓜岭村由原旧村、新基、新村三面街组成。据查考,建村可能分几个时期建成:开始应是明代中期,以第三巷为始建之地,然后南北申延加巷扩建;第二阶段应该是在清朝乾隆年 ...



4.棠荫楼:“棠荫楼”取其保卫乡梓、荫泽村民之意,建于1928年,位于村西北角濠涌东侧。门口座西向东、是钢筋混凝土与砖合于一体结构的正方形状平顶碉楼,边长5.85米,楼高四层合14.5米,建筑占地面积34.22平方米。楼的四面墙上有射击孔,四角处各有一个分立式的外飘似棱形小堡挂出,直达三楼后收分为尖锥状,如捆绑式火箭。楼内首层有水井,各层设有炮台和铁炮,沿楼梯可到顶部。该楼于2010年为第一批增城市登记的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起,为全国第三批传统古村落保护范围内的文物。

5.魁星楼:也叫新村门楼,建于光绪九年(1883年),面积25平方米。原本分两层,有一木楼梯,楼约高12米。楼外有门横匾题词“清辉可挹”。魁星楼为求魁星菩萨保佑,文人学子求才求学,望求科举高中的地方。

6.黄国民故居:位于第四巷内,房屋坐北向南,楼内分两层,有先进的排水系统,是中西式水坭砖瓦一体的建筑物。建于民国初年(约1931年)。面积22平方米。故居内挂着孙大总统暨卫士所赠送的写着“鸣琴而治”的镜子。

现存的传统江风格祠堂

(1)、始祖爱闲黄公祠(翠桂堂):重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将原明代旧红石脚的祠堂拆除重新建造。建成后有麻石石脚、石柱和麻石天井,由广东省时任省总督龙济光为黄公祠横匾题字。面向街前和河涌,可清晰远望罗浮山脉。占地147,6平方米。

(2)、罗峰黄公祠(奉思堂):是黄爱闲长子黄罗峰祠堂,建于清朝年间,为清砖麻石黛瓦、斗拱抬梁的二进结构。面积为141,6平方米。

(3)、前墅黄公祠(奉恩堂):是黄爱闲次子祠堂,座落第三巷,建于 1931年。大门朝北,东边建有天井。面积为(   ?)平方米。

(4)、四房黄公祠(庄敬堂):传闻是二世黄罗峰其中第一、二、三、四的儿子后代合建的公祠,建于乾隆甲申年(1764年)。建筑时间比北帝庙还早15年。建筑结构为三进。面对街前和河涌。面积514、5平方米。

(5)、松阜黄公祠(德馨堂):黄松阜原名黄青华、号松阜,黄爱闲十七世子孙,祠堂建于光绪甲辰年(1904年)秋。建筑占地面积207,7平方米。

(6)、壮逸祖(存著堂):是黄爱闲十三世华存公之长子黄壮逸十四世祖先宗祠,建于清朝年间,门口向街前朝东和河涌。占地128、7平方米。

(7)、圣匡黄公祠:建于光绪戊申年(1908年)。占地79平方。

(8)、名国祖(懿德堂):黄名国是黄爱闲的二十世子孙,其子黄美中于光绪十一年即乙酉年(1885年)仲夏,遗命男衮荣建造,比魁星楼建迟两年。名国祖座落新村,面向东和河涌。门口对着是鱼塘。面积170平方米。

(9)、近州祖(近州私塾):黄近州是黄爱闲之孙,黄罗峰之第四子,常称四房。门口向东和河涌。面积81平方米。

相关资料:作者黄金棠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人,原瓜岭村党支部书记,长期坚持业余诗歌写作和文史整理,著有《瓜洲吟草》《侨乡瓜洲》《每一朵浪花都是白石河的歌——白石河流传的故事》。其中《瓜洲吟草》获第六届增城市文艺诗词楹联类二等奖;《侨乡瓜洲》被新西兰华侨译成英文版。现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州羊城诗社会员。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