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增城湛若水:"师生六皓”的好学精神迄今在广州人心中也还有“遗传”

22-7-4 07:45|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610| 评论: 0|来自: 苏晨

摘要: 我1954年4月从军中转业到广州,先在中共广州市委工业部任副科长。分配给我的宿舍在沿小北登瀛路登上那座小山头上唯独一座小楼的三层面向湛家大街的一间。这儿新中国成立前是盐务局。当时住着市委几位有家眷的处级干 ...
我1954年4月从军中转业到广州,先在中共广州市委工业部任副科长。分配给我的宿舍在沿小北登瀛路登上那座小山头上唯独一座小楼的三层面向湛家大街的一间。这儿新中国成立前是盐务局。当时住着市委几位有家眷的处级干部,加我们五位单身科级干部,我的隔壁是后来任广东省省长的朱森林,也是单身寡佬。正面看的三楼,其实只看得见的半边有一溜三间房子,另外半边是阳台。

我住右手边把头的一间,朱森林和孙惠康住中间一间,隔楼梯口前看的左手边第一间是林丹和梁雪怡两位女同志住的。我们同是“灶王爷贴在腿肚子上——人走家搬”的单身汉。我很喜欢这个住处,一排明窗下是一处不深的峭壁,下面丘陵上有十多棵高高大大威风凛凛的凤凰木,花开红艳艳一片,靠近窗的花枝,推窗伸手可及。凭窗居高望远,山下稍近处的一独立大院当时住着苏联专家,后来是中共广州市委的所在。


一个星期天,我得闲凭窗眺望近山下通过的“湛家大街”,想象这处距广州城小北门不远的地方在明世宗朱厚熜的嘉靖中可能是什么样子?进而又一时兴起想到湛家大街的得名,是因为当年国际知名理学大家湛若水的故居“湛家园”在这条街上,他创办的“天关精舍”也在这条街上,何不下山去街上转悠一番,看能不能还找到一星半点儿痕迹?

说走就走。我在下山的路上默背了一下湛若水的简历:他生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沙村(古村名)。就学之初师事新会陈献章(即陈白沙)。他不乐仕途,可是母命难违,弘治年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这期间正值王守仁(即王阳明)在吏部讲学,湛若水与之相应和,时称“王湛之学”。他的著作有《二礼经传测》《春秋正传》《古乐经传》《甘泉新论》《甘泉集》等。

在嘉靖年间先后出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吏、礼、兵部尚书;还是“奏敕参赞机务”(即参与朝廷用兵决策)的一位。75岁退休回增城故里,时而应邀去外地讲学,兼可游历四方交流和传播学术。忽想起我在湖南衡山还见过他在当地讲学时候留下来的表述他哲学思想的古石刻,这块大石刻在当代大名人李锐的中学母校门前。还记得他是79岁(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落籍今广州湛家大街一带,兴建了“湛家园”和“天关精舍”,定居讲学……

我胡乱冥想着来到湛家大街。不意撞上了中共广州市委第二副书记兼秘书长吴有恒。我是在我军中老首长(原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时为市委第三副书记兼工业部部长)杜星垣家里认识他,并知道他曾任我军粤中纵队司令员,于是赶快按军规立定,敬礼。他问我在干什么?我说我想找找看还有没有“湛家园”或“天关精舍”的痕迹。他说只有“湛家一巷”到“湛家四巷”的名字和“天关精舍”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了!

我知道他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指人们听说湛若水在湛家大街开“天关精舍”讲学,一时趋之若狂。77岁高龄的吴藤川首先赶到天关精舍拜师求学。湛若水见他比自己只小两岁,耄耋之年不忘“活到老,学到老”,特地送给他一根前些时候在衡山讲学带回来的四方竹手杖,还特地作了一首杖铭,亲笔写了刻在这根手杖上,那是:"嗟!藤川子,七十七稔……不知日之将暮。步高一步,久矣高蹈。"

湛若水刚收下吴藤川这位77岁老学生,又有号慎斋的另一位比吴藤川还年长的老学生来天关精舍拜师求学。而刚收下慎斋,紧接着又有一位比湛若水还大3岁的82岁的黎养真来天关精舍拜师求学。湛若水为能与吴藤川、慎斋、黎养真三位皓首老人耄耋之年还一心“皓首穷经”,作了一首题为《三皓》的七绝,那是:“养真慎斋与藤川,三皓同时及我门;八十头颅事事真,老来赤子心还存。”

更让人想也想不到的是,湛若水才安顿下“天关三皓”不久,又来了一位102岁的“四皓”简老。他来到天关精舍,见了湛若水纳头便拜,执意行弟子礼。湛若水上前扶起简老,坚决不肯以师生相称,只肯认简老为宾客,以宾客礼相待。此后还有一位皓首老人到天关精舍拜湛若水为师求学,不过我所见相关资料中“慎斋”“简老”姓名不全,总还有个号,有个姓,这第五位老学生却是姓名全不见,只是古书有载明代一位画家曾作天关精舍《师生六皓图》,颂扬他们的“皓首穷经”精神,因而知道湛若水还有这第五位皓首老学生……

我离开湛家大街回宿舍,还想过天关精舍“师生六皓”的故事,是否一定程度地折射着明代嘉靖年间广州人的好学精神?不过那时候求学讲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莫便近乎其人”(《荀子·劝学》)。此刻更想到2014年中国各大城市居民平均购书量广州第一,这是否也一定程度地折射着“师生六皓”的好学精神迄今在广州人中也还有一定程度的“遗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