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回眸自己在增城文学路上走过的足迹 处处都可见《丹荔》潜移默化的印记

22-8-2 02:42|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480| 评论: 0|原作者: 湛汝松

摘要: 欣闻《丹荔》杂志2022年将进行一次改版,并在原来季刊的基础上,增加出版频率。闻听这个可喜的讯息,不禁让我忆起与《丹荔》结伴的漫长历程。1980年初,当时的《增城文艺》易名为《丹荔》。改刊的第一期,我的《新塘 ...
欣闻《丹荔》杂志2022年将进行一次改版,并在原来季刊的基础上,增加出版频率。闻听这个可喜的讯息,不禁让我忆起与《丹荔》结伴的漫长历程。1980年初,当时的《增城文艺》易名为《丹荔》。改刊的第一期,我的《新塘鱼包》便刊载在“地方风物志”栏目。《丹荔》的前身,起源于1954年增城县文化馆编印的《山歌》,此后经历了《农民文艺》→→《增城俱乐部》→→《增城文化》→→《增城文艺》→→《增城文化》→→《工农兵文艺》→→《革命文艺》→→《增城文艺》至《丹荔》的发展历程。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就在1964年《增城俱乐部》第一期。


1964年,我在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石下小学教书,县文化馆丁枫老师下乡指导农村文艺工作时发现我为当地宣传黑板报《石下号角》写的诗歌《农村新唱》,觉得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便选送到当年《增城俱乐部》第一期发表。此后,它伴随我在漫漫的文学路上一直前行。1980年,《丹荔》被上级批准为内部发行的刊物。虽然只是一年四期的32开黑白印刷小刊,但它坚持把“服务当地,抒写荔乡、培育新苗”作为办刊的宗旨,使得“增城创作队伍从小到大,创作数量从少到多,作品质量从低到高,创作形式也从简单到丰富多彩。"(引自《增城群众文艺创作史料》,增城县文化局,1968年)。

1980年《丹荔》改刊第一期,新设“民间故事”“荔乡偶拾”“地方风物”等专栏。《新塘文艺》选送载于“地方风物”栏目中的《新塘宫灯》(刘金培)、《漫话“礼义乡”》(湛宝源)和《新塘鱼包》(湛汝松)三篇小文,很快就被《广东农民报》转载。时光荏苒,光景西驰流。我从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逐步成长为业余作家,在全国各地发表了近500篇作品,结集出版了《品味新塘》,《荔乡拾贝》,《寻觅甘泉》,《荔枝红了》,《守望荔乡》等8部文集,被被广东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回眸自己在文学路上走过的足迹,处处都可见《丹荔》潜移默化的印记。岁月带不走记忆,只会让我更加的想念,今天的我,满怀对家乡的热爱,多以散文的形式描写那些人文风情。但创作初期,我曾发表过不少小说。创作形式所以改变,原因也是从《丹荔》不断转换风格中受到启迪。“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丹荔》自1980年改刊以来,版式、专栏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但“弘扬荔乡文化、推出文学新人”的宗旨一直未变。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希望《丹荔》的再次改版,更能适应增城人民对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强省作出更大的贡献。《丹荔》也从文学内刊转变为包含文学在内的文化内刊,但其“发掘地方文化,讲好增城故事”的特色依旧不变。今年,我国开始进入第二个一百年时代,《丹荔》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准备再次改版,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怎样改呢?笔者建议:

一、明确新时期《丹荔》在增城宣传文化领域中的定位及办刊宗旨。在固有优势的基础上,应有与时俱进的新目标。我认为,一切改革都应在总结过去的前提下,带着传统的优良,迈入“无日不趋新”的未来。也就是说,《丹荔》经历过文学内刊、文艺内刊和文化内刊等定位的不断扩大以后,在传承“服务当地,抒写荔乡,培养新苗”办刊宗旨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和发展现有的文艺创作队伍,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把最能彰显荔乡生态环境、地方特产、旅游景区和人文古今等印记集于刊物中。

二、提倡以“写增城”和“增城人写”为主的选稿导向。给《丹荔》投稿的基本是在荔乡工作和生活的业余作者,以及下乡增城寻找创作活水的作家。他们的创作源头就是增城。只要深入生活,向群众请教,就会写出受增城人民欢迎的好作品。

三、专栏设置既要加大传统文化发掘力度,又要着眼当代城乡发展新貌;既要相对稳定,又要结合实际需要组织专题稿件。

四、加强编者、作者、读者交流。建议刊物除增加作品评论外,还应刊登一些读者的读后感、作者的创作手记和编者的编后语等引导大家交流的短评。这样不仅可以听到读者对办好刊物的意见,而且通过交流可提高作者的创作水平和刊物的整体水平,有利于把《丹荔》办成最有增城特色的文化内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