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吃喝玩乐 查看内容

增城区派潭镇高埔村的传统"熬饼”美食 是客家祖先留下的宝贵饮食文化

23-1-31 07:3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736| 评论: 0|来自: 派潭镇党政综合办

摘要: 每到过年,总有一些传统的民间美食,是属于增城区派潭镇老百姓过年的味道。而节庆期间出现的饼子,则是派潭镇老百姓招呼亲朋好友的一种主食,有许多人都尤其喜好吃饼。其中派潭镇高埔村的传统熬饼,酥而不硬、软而不 ...
每到过年,总有一些传统的民间美食,是属于增城区派潭镇老百姓过年的味道。而节庆期间出现的饼子,则是派潭镇老百姓招呼亲朋好友的一种主食,有许多人都尤其喜好吃饼。其中派潭镇高埔村的传统熬饼,酥而不硬、软而不皮,甜而不腻、经久耐存、百食不厌。代表了派潭人面食精湛的传统工艺。可惜现在派潭镇的新生代,都改为用电饼铛制作的“新式熬饼”,由于电饼铛做熬饼无比的利便,并且为了熬饼吃起来口感更加好,还参加一些其他的蔬菜(蔬菜生果类),进一步增加熬饼自身的营养价值。

“高埔熬饼”的来源

相传在清朝年间,增城县派潭镇高埔村的某位老祖宗,出生于富贵人家,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钻研美食,他特别爱吃饼子,但总是不满佣人们买回来的各种面饼。于是他特地召集当时四里八乡的做饼师傅共同研制出一种甜饼。高埔村的老祖宗品尝后,赞不绝口,取名为“高埔熬饼”,并在春节等喜庆节日作为招待亲朋好友的特定美食。由于"高埔熬饼"美味可口,实属节庆送礼佳品,后来,这款有点特别的熬饼,就慢慢在派潭镇老百姓当中流行开来,并成为传统的春节小吃流传至今。

1.制作:慢工细活

传统"高埔熬饼"的制作过程复杂,需用粘米粉,土鸡蛋,猪油,花生油,白糖按一定比例配制、搅拌成浆、静置发酵,揉搓成圆饼状,粘上面粉和芝麻后放入熬饼炉中烘烤。

2.工具:特制烤炉

 熬饼炉,是用生铁打造,像“大号”的圆形平底锅,直径大约有50厘米,炉盖也是用生铁特制的,有三根长长吊臂,利用杠杆原理实现方便移动。

3.过程:静待美味

在烘烤"高埔熬饼"的过程中,首先在锅底刷上一层薄薄的油,将熬饼放入炉中,炉底生火,在炉盖上也放置荔枝木大火加热。烤制过程需时时关注,防止火大烤焦,烘烤3分钟后,香喷喷的熬饼便可出炉。新鲜出炉的熬饼,外皮金黄酥脆,里面蓬松香软,齿颊留香,滋味无穷。"高埔熬饼"相对于其他的派潭传统民间美食,最大特点是携带方便,可以长时间贮藏,是古代老百姓必不可少的干粮。农忙期间,吃上随身携带的"高埔熬饼",立马补充体力,继续干农活。

高埔熬饼,这道深藏在增城区派潭高埔村的传统客家美食,是客家祖先留下的宝贵饮食文化。几百年过去了,熬饼始终保留着浓浓的乡土气息,饱含着派潭祖辈的智慧与匠心,这看似平常却又凝结着无数汗水的技艺,用最淳朴的制作方法和最简单的食材,摊出最富有烟火气的味道。“年味”需要参与感,人们团圆、庆贺的过程如同完成着一个个仪式。在不断地参与中才更能感受到浓厚的年味,不妨重拾年俗年味,和家人一起制作些传统小吃,感受年味十足的幸福年。

相关资料:派潭镇高埔村

高埔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西部地区,毗邻旧高埔村,西接增城福和镇,面积5平方千米,其中山林面积5000亩、水田面积2733.56亩。该村由11个自然村,18个合作社组成,共688户3219人。其他甘田自然村有文物遗产雕楼二座,古树较多,有自然生态特色。高埔地理环境交通方便,人杰地灵,属风水宝地。土地肥沃,种养植丰盛,有闻名黄葛(葛丸)、凉粉草、水稻、蔬菜等作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增城区|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永宁街|荔湖街|宁西街|新塘镇|石滩镇|中新镇|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仙村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