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区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32万人 《荔乡情》被广大侨胞称为“集体家书”

23-3-2 07:1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459| 评论: 0|来自: 增城侨联

摘要: 广州市增城区是著名的侨乡,增城区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32万人。增城籍侨胞分布于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古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泰国、菲律宾、斐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广州市增城区是著名的侨乡,增城区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32万人。增城籍侨胞分布于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古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泰国、菲律宾、斐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香港约16万人,马来西亚约6万人,新西兰约3万人。增城新塘镇的黄姓是最早到达新西兰的华人,新塘瓜岭村目前村人口700多人,但在新西兰有3000多人,在上世纪90年代,新西兰华人中,增城人占了三分之一。

增城的华侨史,既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一部奋斗史。鸦片战争后,增城人开始大规模到马来西亚和新西兰等地谋生,谱写了一篇篇带血带泪的奋斗史。早期到马来西亚与新西兰的增城人基本从事挖矿工作,在荒山野岭整天泡在淤泥浊水高强度工作,死亡率极高。新西兰的华人比马来西亚的更艰难,除了疾病饥饿,还要受到白人的排挤和凌辱。

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增城人顽强地坚持了下来,凭着坚毅慢慢在当地站稳了脚跟,还涌现出马来西亚首富郑景贵、南洋慈善家刘伯群等的杰出人物。今天,较突出的是新西兰的黄玮璋,被称为“薯仔大王”,所生产的薯条占了整个新西兰一半的市场份额,获新西兰国家荣誉勋章和太平绅士称号,现任新西兰中国和平促进会主席。

增城人在海外成立了很多同乡会馆。在新西兰、澳洲,因多数为新塘人,与东莞一衣带水,同乡会叫东增会馆。在马来西亚,因多数人是来自增城北部的客家人,且增城龙门原是同一个县,因此同乡会叫增龙会馆,增龙总会属下有太平、槟城、务边、甲板、和丰、端洛、金宝、吡呖等九个增龙会馆。新加坡的同乡会也叫增龙会馆,会长何国才同时兼任广东同乡会会长。在香港,早期有五个增城同乡会,俗称五会,分别是旅港增邑增义堂、旅港增城同乡会、旅港增城商会、香港新界增城同乡福利会、香港新界增城同乡联谊会。

最早是旅港增邑增义堂,成立于清光绪十五年间(公元1889年),主要职能是在香港成立中转站,将居星、马、纽西兰、澳洲,客死异乡的增邑乡亲的遗骨收集到香港东华医院,再转运回新塘的宝善积堂(今新塘医院),通知亲人认领。为了更好地统筹协调各会的活动,于2015年3月8日成立了香港增城同乡联合会,首任会长陈士雄。增城是增城籍华人华侨的根,在他们的心目中,乡情是一根剪不断的线,树不管有多高,都离不开深埋地下的根。

《荔乡情》被广大增城侨胞称为“集体家书”,创办35年来,出版了118期共20多万册。目前每期印数3000册,每期向海外发行1600多册,发行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日本、巴西、古巴、英国、法国、德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荔乡情》还是一个是寻根的平台,多年来协助增城侨联、侨办为许多侨胞寻找到家乡的亲人,圆了回乡拜祖的愿望。《荔乡情》注重办刊质量,突出本土文化的挖掘,强调原创性和可读性,在广东侨刊界有较好的口碑,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期刊”。

《荔乡情》创办于1984年,是目前增城区唯一全球发行的杂志,是增城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4-(q)1004,季刊,开本为大16开,页码为60页。主办单位为增城区侨联,向海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受众群体为广大祖籍增城的海外乡亲和国内各城市增城商会的会员,兼顾本地读者。办刊宗旨是向旅居海外的增城籍同胞传递家乡信息,搭建沟通海内外的桥梁,让广大侨胞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为家乡建设服务。

《荔乡情》一向注重办刊质量,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传播正能量。坚持为侨服务,搭建沟通海内外的桥梁,在八、九十年代,交通和通讯不发达,海外乡亲想了解家乡信息或不同国家之间侨胞的信息,基本依赖《荔乡情》,许多人收到刊物后会非常感动。时至今日,在老一代华侨渐渐离世,新一代华侨家乡感情淡化和新媒体冲击等因素影响,许多传统媒体难以为继的大背景下,《荔乡情》不但没有萎缩,发行量还不断增加,近年还开拓了澳门、柬埔寨、南非等地的读者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