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江坳村 传承“盒箩”竹编技艺 实现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23-4-2 07:05|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04| 评论: 0|来自: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摘要: 盒箩是用竹篾编织的盒子、箩筐、篮子等日用品。在中国的很多乡村,都有竹编的盒子、箩筐等竹编、竹艺日用品的制作技艺。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手工艺逐渐走向衰落,曾经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竹制品, ...
盒箩是用竹篾编织的盒子、箩筐、篮子等日用品。在中国的很多乡村,都有竹编的盒子、箩筐等竹编、竹艺日用品的制作技艺。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手工艺逐渐走向衰落,曾经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竹制品,也渐渐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在小楼镇江坳村,这门指尖上的传统技艺仍在村民手中精彩延续着。


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江坳村是一个拥有多年制作传统手工艺的村庄,村民在制作盒箩的手工技艺十分精湛,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手工编织制作工艺,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增收。上世纪90年代,该村盒箩年产量曾达5000担,且供不应求,如今年从事盒箩编织的仅剩10余人,年龄均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穿过江坳村横街窄巷,记者来到了其中一位手工艺人邱土桂的家,只见他神情专注挑压着盒箩上的竹篾,一条条厚度均匀、纤细轻薄的竹条由中心逐渐向外圈编绕,变成了一个个美观精致的篮子。现年73岁的邱土桂从小跟着父亲编织盒箩,一编就编了60几年。他一边编织着盒箩,一边对记者介绍说,盒箩编织技艺,光是竹篾的处理就要经过切丝、刮纹、打光、劈细、去青、打磨等10多道工序,而且要求大小均匀一致才可漂亮和牢固,非常需要时间和耐心。

一名学徒从选竹子开始,到技术较为熟练,大概要经过十年、八年方可达到。“我们采用的都是紧密无缝的编织方法,并且至少要编上内外两层,确保精致和耐用,用很久都不会烂。完成后的盒箩再经过特殊工序处理,还具有耐干燥,不变形,不虫蛀,耐水等优点。”邱土桂说。据悉,盒箩对于增城本地群众来说,是逢年过节或置办喜事时用来装吉祥如意物品的传统用具。在过去的婚嫁活动时,男方用盒箩来装聘礼,女方用来装嫁妆。特别是女儿出嫁时,当母亲的一定会送给女儿一担(一对)盒箩,寓意让女儿的子子孙孙都有东西挑,不会饿着。

当家里的女儿将要出嫁时,父母一定会送给她一担织着“囍”字的大盒箩,寓意着女儿出嫁后子子孙孙都有东西挑,丰衣足食。这些竹制盒箩承载着娘家父母沉甸甸的祝福和牵挂,是自己走向人生新阶段的见证。婚礼过后,它们是最实用的日用容器,陪伴着新婚夫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妻子心里最温暖的乡愁。

乡村振兴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传统手工艺更是具有不可磨灭的文化光韵,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传承传统手艺的同时不仅传播了文化,还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成效。小楼镇综合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联合小楼镇江坳村委将盒箩进行升级改造,把传统的盒萝改造成为精致小巧的工艺品;

将工艺品项目和民宿伴手礼的结合形成了“手工艺+旅游”的新模式,使更多的竹编产品更广泛地展现在游客眼前,同时也更切实地传承了竹编技艺。此外,积极通过宣传联动将手工艺进校园、进社区等宣传和传承活动,现场展示精湛的技艺绝活,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技艺传承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增强本地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使传统手工艺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