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考古: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河大塘村 太平天国右丞相翼王石达开的故乡

23-8-28 07:48|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433| 评论: 0|来自: 《层城美庐》

摘要: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河大塘村的围垄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坐西朝东,和大多数围垄屋一样,平面呈前方后圆。南北阔35.4米,东西深31.2米,占地1104.48平方米。整体格局为上五下五两堂两横一围龙。门 ...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河大塘村的围垄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坐西朝东,和大多数围垄屋一样,平面呈前方后圆。南北阔35.4米,东西深31.2米,占地1104.48平方米。整体格局为上五下五两堂两横一围龙。门前有禾坪和半月形鱼塘,屋后是一小山岗,覆盖着修竹茂林,蟠青丛翠,满目苍郁。这是典型的围垄屋风水格局。不过,这座围垄屋真正引人遐想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建筑特色,而且在于是太平天国右丞相翼王石达开的家乡。

石达开的籍贯,历来传闻多多,最流行的说法是广西贵县(今贵港市),原籍广东和平县。但也有史家考证,石达开的祖先石建州,在明亡后即率族人由福建入广东嘉应州兴宁县黄陂竹园,后又迁到惠州府和平县,康熙五十五年(1716)迁到增城小石楼,定居于河大塘。石建州为九世祖,十世祖石奎,十一世祖惠贤(在惠州出生),十二世祖石辉(即达开祖父),十三世祖为石达开之父(其名因族谱失而不详),十四世祖就是石达开。

石达开原名石岗顶,据说10岁才随补镬佬当学徒,到了广西,后被一石姓富裕人家收为养子,由养父改名为石达开。其实,早在清朝时已有官方文献指称石达开是增城人。《粤匪杂録钞本》书中“计开名目”便记:“石达开,三十九岁,面黑,微须,广东增城人,封右翼公。”太平天国起事后,清廷追罪及于祖坟。石达开的高曾祖母何氏坟墓,在河大塘村边一处叫“寒婆炙”的火笼山上,被清军掘毁坟墓,还挖了一个大坑,打入多根松桩,以凿断“龙脉”,又用刻有“圣旨”二字的石板压在上面。

这个大坑据说至今痕迹犹存,而“圣旨碑”则在光绪年间被愤怒的族人挖出来砸碎了。石达开为人耿直,骁勇善战,被后世史家誉为“太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但他的家乡河大塘围垄屋,却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日渐荒凉、破败。由于近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城作为广州经济圈的重要一员,传统乡村的消失,似乎成了不可逃避的命运。愈来愈多的围垄屋居民,已搬出了旧居,进入城镇生活。


2003年至2006年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的调查人员来到派潭镇河大塘村时,发现村中偌大的围垄屋内,只剩下数户人家,寥寥十几个居民而已,有些房屋甚至已经倒塌了。围垄屋的中心是武威堂,左右堂联为:“万石家声远;双莲世泽长”。客家人的祖堂,大都以祖先世居之地命名,如陈氏世居颍川,则号“颍川堂”;丘(邱)氏世居河南(郡),则号“河南堂”。石氏先人世居武威(在甘肃),故称武威堂。

武威堂坐西朝东,五间两进,总面阔16.45米,总进深16.65米。青砖墙体,上端绘有花鸟彩图。大门上还安装了趟栊和木板门。门内是一道中门,次间、梢间都是房间。属三堂二横式结构,即正中为三栋二进纵列堂屋,头进有三门,两侧有对称的棚阁,并有长廊通后进;后进明间就是上堂厅,即祖堂,设有祖宗神位。次间、想梢间为房间。后堂前面有一个阔3米,深2.7米的天井,以鹅卵石铺地。

以26间房子组成的环带屋,建在0.4—0.8米高的坑石台基上,以半月形环绕着武威堂,后部为最高,然后渐次降低,一直环绕到屋的正面,以人字封火山墙做边墙,与武威堂的正面构成一个平面。武威堂后有一块台地,称为“龙台”。堂前有旷地(禾坪)和月塘,堂后有后龙山,千竿修竹,随风起伏,霞光云影岚烟,浮动于疎枝密叶之间。环带屋内建了不少阁楼,墙壁上还开了一些长形的射击孔,显然都是抵御盗匪的工事。

在派潭镇与石达开有关的,还有一条石屋村,清乾隆年间立村,村民也姓石,与河大塘村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石屋村的布局,是典型的客家围屋村。村坐西朝东,南北阔82.5米,东西深41.5米。村后是一座山冈,村前有禾坪和月塘。村里以武威祠堂为中心,左右各有纵排三间住宅,右边住宅旁边,耸立着一座六层高的炮楼,足以俯瞰整条村子。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侨联牵线搭桥 祖籍正果镇东汾
  •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实施成效显著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1小时通达大湾区:增城区逐步形成8条高快速
  • 增城区打造东部中心的“现代活力核”打造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