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中共增城敌后(沦陷区)县委的历史

11-5-25 04:5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181| 评论: 0

摘要: 中共增城敌后(沦陷区)县委旧址位于增城市新塘镇坭紫村,距新塘镇城区约3公里, 是东江河畔的一条偏僻村庄,隔江对面便是东莞水乡中堂镇地域。小村建在河边,村前积聚大量的泥土和各色沙粒, 日光照射沙泥发出七色紫霞 ...
中共增城敌后(沦陷区)县委旧址位于增城市新塘镇坭紫村,距新塘镇城区约3公里, 是东江河畔的一条偏僻村庄,隔江对面便是东莞水乡中堂镇地域。小村建在河边,村前积聚大量的泥土和各色沙粒, 日光照射沙泥发出七色紫霞光,故取名坭紫。抗战时期全村有186户740多人,村民大多数是佃耕农,或从事打石、烧砖瓦工作,深受日伪、封建地主的重重压迫剥削,生活十分贫苦。



(增城敌后(沦陷区)县委旧址)

   
鉴于坭紫地理位置的优势和群众基础较好的因素,1942年7月,增城敌后(沦陷区)县委便移驻这里。县委书记谢学筹居住过的房子,便是当时增城敌后(沦陷区)县委机关所在地。1942年5月,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根据前东特委的决定,撤销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成立中共增城敌后(沦陷区)县委,郭大同任书记,刘志远任组织部长,张国强任宣传部长。负责领导沦陷区的党组织和人民抗日斗争, 县委机关设在禺北(黄埔区)罗岗元贝村, 下辖永和禾塱党支部和油麻山党支部。

同时,前东特委指示增城敌后(沦陷区)县委,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广州市郊和广九铁路沿线一带。为了开辟新塘和广九铁路沿线地区的工作,前东特委从东莞水乡地区抽调了一批党员干部,派到新塘一带工作,为增城敌后(沦陷区)县委机关移驻坭紫村作准备。
   
1942年春,东莞水乡党组织派苏爱庭返回新塘坭紫开展活动。他的任务是:做好群众工作,建立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开辟革命据点,建立两面政权,安置和保护好上级派来的领导,为县委机关移驻做好准备。苏爱庭回到坭紫村后,他经常深入到村民中,联络感情,得到村民信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在1942年5、6月间苏爱庭以白皮红心的面目担任了久坭乡副乡长兼坭紫村村长,在坭紫村建立了两面政权,为县委机关移驻坭紫打下了基础。
   
在建立坭紫村活动据点的同时,东莞水乡根据东江特委的指示,在1942年春派遣了李明培、卢民伟两位同志,到达距离坭紫村不到2公里的田心村活动。不久,党组织又安排了廖安同志及后来的陈秀同志到达田心村活动。在田心村活动的地下党员通过开办农民夜校,从中吸收进步青年,建立了党的外围群众组织,为党组织在田心村活动打下了群众基础。
   
1942年上半年,东莞水乡区委书记钟育民,多次前往坭紫和田心,指导地下党员开展工作。经过努力,新塘地区新开辟的坭紫、田心活动据点,已经有了一定群众基础,并培养了一批抗日骨干,具备了隐蔽精干的条件。是年7月, 郭大同调离增城,前东特委派谢学筹同志接任中共增城敌后(沦陷区)县委书记,同时,决定把县委机关移驻新塘坭紫村。谢学筹到达坭紫后,化名张文,以教师职业作掩护,领导增城沦陷区的党组织和人民的抗日斗争。增城敌后(沦陷区)县委旧址经过修整,于1996年7月被增城市委宣传部命名为市一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