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育并举”人才兴院,带动区域医疗同质化发展 增城区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档升级的背后,是坚持“特色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文化塑院”的发展战略,通过“一引(进)、二(聘)请、三(选)派、四联(合)、五跟(师)、六提(拔)”的立体式多层次人才管理体系,以及建设“红色双轨”人才强院工程,持续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 增城区中医医院院长王儒平此前在广东省中医院工作18年,积累了深厚的临床和管理经验。在他的推动下,医院与广东省中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共建6个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分中心(急诊和重症医学、肺病、肾病、脑病、外科、皮肤病)。医院全职引进十余名优秀专家,建设刘伟栋、曾健球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王儒平岭南名医工作室,引进5个广州市三级名中医工作室。 柔性引进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多名院外专家,通过定期出诊指导、手术带教、教学查房等形式,持续提升专科的诊疗水平和特色优势。目前,医院已构建起22个国家、省、市、区级重点专科领衔的优势学科群。23个临床科室开展优势病种66个,临床路径病种60个,推广中医适宜技术40项。 作为增城区首家本土创建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充分发挥区域中医药“龙头”作用,将托管运营的增城区颐养院建设成为区内首家广东省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与16家基层医院共建延伸病房72个、名医工作室33个。通过各级名医工作室、中医医联体专家工作室、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带教基地等形式,为基层医院输送中医类人才、技术等医疗资源,推动区域医疗同质化发展。 融入“医康养”大格局,擘画中医药事业振兴蓝图 作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引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城区规划打造医康养融合的旅居胜地,将进一步推动本土医院提质升级,引进国内外高品质资源要素,一体化提升引领区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 王儒平介绍,随着医院不断发展壮大,三甲品牌力、技术领航力、名医吸引力显著提升,加之交通的便利性,辐射范围由东莞、惠州、潮汕等地区,向港澳以及全国各地发展。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引领区双轮驱动战略发展的历史机遇下,增城区中医医院积极融入广州东部中心发展大局,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布局: 开展中医特色健康服务。利用中医在治未病、康复、养生等方面的优势,提供个性化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建立中医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开展中医健康讲座、义诊活动,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推进医康养融合发展。引进中医专业人才,开展中医医养结合服务培训。继续推进托管区颐养院打造“医康养护”四位一体医养结合示范点工作,与各养老机构合作建立医养联合体,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全方位的医养结合服务。开展中医康复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康复服务。 探索多元化康养服务。建立中医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在线诊疗、健康咨询等服务。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中医养生旅游产品,如中医温泉疗养、中医药膳等,打造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养小镇,促进中医药与旅游、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 据了解,在增城区委、区政府支持下,增城区中医医院现址改扩建工程将于今年启动,同时在广州东部中心筹划建设医院新院区,建设成为岭南特色突出、中医优势明显的高水平、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大湾区中医药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