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百千万工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乡就业、创业,出生于1992年的姚小慧是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水龙村媳妇,她与丈夫张武章二人在两年前放弃了销售工作,回到水龙村开起了“村咖”,自己动手,一砖一瓦地将原来的老房改造成了如今的慢漫茶啡,现成为村的网红打卡点。 “90后”青年返乡创业,让乡村“咖”味渐浓 慢漫茶啡在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水龙村的一条普通小巷里,日前,记者走进这家“村咖”,只见装修质朴,温馨好客,在这里喝茶、喝咖啡,分分秒秒慢慢变得浪漫起来。除了进门的十几平方米面积,隔着推拉门,还有一处小院儿,里面被姚小慧夫妇二人打造得像一处生态园,肥鲤鱼、俏鹦鹉和胖狸花猫都在这片盎然绿意中和谐共处。 来这里喂喂鲤鱼、逗逗鹦鹉、撸撸猫猫,感觉生活中的“小确幸”被满满围绕,待到落日晚霞之时,透过红砖墙镂空的小窗望去,真别有一番情致。“虽然现在慢慢浪漫的创店理念也受到了广泛的共鸣,但起初生意并不算好。”姚小慧向记者介绍,因为村里的道路不便通行,客人不多。 “政策+服务”,助力家门口“玩转”创业 自去年荔三公路改造后,柏油路通到了水龙村内,客流量便慢慢多了起来,不少顾客从深圳、东莞开车来到此处,只为感受这份慢生活的美好。说起在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水龙村开店的初衷,姚小慧表示,起初是对制作美食十分热爱,想追求慢节奏的生活,梦想是开一家温暖的小店,把自己喜欢的美食分享给更多身边的人。 于是,姚小慧夫妇俩下定决心辞职返乡,为家乡注入“活力因子”。在外工作10年后,姚小慧发现家乡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消费潜力都有明显提升,但缺乏年轻人和休闲消费场景,同时镇政府在宣传“百千万工程”,鼓励“一镇一业” 和青年返乡创业,这让姚小慧意识到家乡需要“留人”的产业,她可以创造“家门口的社交空间”。“家乡不仅需要我,也有机会成就我。”姚小慧说。 “本土化+年轻化”双轮驱动,定位乡村第三空间 姚小慧经营的是“乡村风味茶咖”,主打“本地食材+年轻化饮品”,比如用山茶花乌龙茶做奶茶基底、新鲜果农的草莓做果咖,还设计了“慢漫茶啡”等文创产品。店铺装修融合了乡土元素(如自己朋友手工钩织的发夹、书写照片墙)同时提供外卖服务,优势在于“性价比高+接地气”,能让顾客尝到“家乡的味道”,让顾客体验“慢生活”。 创业初期客流少,村民认为咖啡“苦涩昂贵”,同时也有资金压力,装修、设备投入大,初期收入不稳定。对上述困难,姚小慧夫妇通过对产品进行调整,推出“养生系列”(如红枣姜茶),吸引中年客群,通过提升店内环境,吸引更多顾客。 现在,店铺日均客流量从最初的20人增加到300人,还成了附近年轻人聚会的“打卡点”。在2024年,慢漫茶啡带动3人就业,村民从“喝奶茶”到“约咖啡”,增强了年轻人返乡意愿,吸引邻镇游客打卡。姚小慧的短期计划是经营好本店,打造本地特色奶咖品牌,同时她呼吁更多青年返乡,利用城市经验激活乡村资源,形成“人才回流—产业发展—文化振兴”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