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点燃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引擎 “以前的超大型精密智能注塑机,我们是做不好的,都要靠进口。企业通过十余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完全实现国产替代了。我们完全是和开发区一起成长起来的。”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朱康建介绍。科技创新主体持续发展壮大,已然成为推动增城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增城开发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350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望突破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315家,广州市增城区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当前,增城开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广州市增城区研发投入增速和研发强度增幅位居全市“双第一”,累计获得国家、省、市科学技术奖19项。科研平台支撑力持续夯实,湖大研究院创建国家级研发平台广州分平台5家,组建研发团队30余个;电子五所已创建国家级平台4个,省部级以上平台28个; 广州市增城区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3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家、高水平企业研究院2家。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不断健全,侨梦苑“一苑多区”形成“1+23”发展格局,累计引进创新创业项目1178个,创新创业人才601人。广州市增城区备案孵化载体32家,创建市级以上孵化器15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家。 要素保障:打造企业发展环境优生态 产业纵横四海的雄心,需要优质的平台空间作承载。增城开发区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提升企业服务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面要素保障。土地要素改革深入推进,出台“深化土地要素改革20条”等政策文件,推动“工改工”项目35个、盘活低效用地2263.9亩,引进留用地项目14个、用地面积907.8亩;推动全市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入选2024年国家自然资源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典型示范案例。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构建实施“全生命周期服务”筹建机制,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试产”。 “企呼我应”品牌亮点突出,依托“增心办”微信小程序,提供线上诉求响应服务,平台自上线运行以来,已帮助102个大中小微企业解决贷款融资、环境整治等170个问题。“企呼我应、增心服务”品牌入选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2024年“强化企业服务 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为广州市唯一入选案例。 绿色护航:绘就园区可持续发展新画卷 增城开发区深化拓宽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着力培育开发区绿色发展新优势。绿色理念扎实践行,不断深化“双碳”战略意识,加快推进工业技改,鼓励企业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控制排放、减少污染,全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增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耗、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数据已接近全国优秀水平。 绿色形象日益凸显,积极参加绿色创新发展合作交流活动,已连续两年获评“绿色低碳园区”,绿色发展形象进一步提升。接下来,增城开发区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广州东部中心开发建设重大发展机遇,进一步擦亮国家级平台金字招牌,努力开创增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