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增城区北部的正果镇,有一位默默耕耘23载的教育工作者,她叫单洁丽。作为南粤优秀教师,单洁丽以她的爱心、耐心和专业素养,为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充满希望的蓝天。23年的坚守,单洁丽用爱与责任书写了一位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山区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也为乡村教育事业注入了温暖与力量。日前,记者对单老师进行了专访,聆听她的教育故事。 2002年,从广州大学毕业的单洁丽来到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庙尾小学任教。回忆起初到山区的情景,单洁丽感慨万千:“当时的校园环境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黄泥土的运动场、建在池塘上的厕所、没有电灯的教室,一下雨就因为光线太暗无法上课。而且我听不懂客家话,沟通也成了问题。”然而,同事们的关心和照顾让她很快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为了充实自己,她利用业余时间,花两年时间通过自考取得了华南师范大学本科学历。单洁丽说:“我觉得,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这份朴素的信念,成为她坚守山区教育的初心。 在23年的教育生涯中,单洁丽经历了从教师到学校行政干部的角色转换,但她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她是一位全科教师,学校缺什么教师,她就教什么课程,语文、英语、科学,她都能教得得心应手,所教科目成绩一直在片区名列前茅。她曾到正果镇中心小学任教十年。那十年里,她既是语文老师、英语老师,也是科学老师,更是孩子们的科学社团指导老师。 她不仅兢兢业业地上好每一堂课,还积极开展科学社团活动,带领孩子们参加各级各类科学科技比赛,获奖数百余次。当被问及如何兼顾这么多学科教学时,单洁丽笑着说:“其实就是不断学习,用心去备课,了解每个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引导得当,他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山区里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监管不到位,很多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单洁丽深知这一点,在她的科学课上,总是充满了趣味和互动。“我会通过有趣的导入,比如一些生活中的科学小现象,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记录和动手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单洁丽说。 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单洁丽欣慰地说:“看到孩子们因为科学而改变,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如今,作为正果镇光明小学教导主任的单洁丽,依然承担着语文和科学的教学任务。她表示,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看到学校的教学成绩逐步提升,孩子们逐步成长和进步,就觉得充满了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