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从荔乡仙境增城开始谈谈荔枝的百科和文化

11-6-21 11:1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158| 评论: 0

摘要: 说到荔枝,人们首先会想到增城的荔枝。增城荔枝种类繁多,有三月红、桂味、挂绿、糯米糍等,每种荔枝的名字都有它的来历。增城四处荔枝飘香,从农历4月起正逢增城荔枝次第熟落,饱满荔果似丹裹玉,肤如丝绢般柔滑,红 ...
最受增城市人民喜爱的荔枝有桂味和糯米糍.桂味荔枝特点是有桂花味,肉爽而清甜,细核,果肉乳白色,清甜多汁,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78至83%。果圆球形或近圆球形,中等大,平均单果重约17克。果皮浅红色,龟裂片凸起呈不规则圆锥殂,裂片峰尖锐刺手,裂纹显著,缝合线明显,窄深且有些凹陷。核有正常发育的大核,亦有退化的焦核。桂味中有一种叫“鸭头绿”,有墨绿色的斑片,是特佳的品种。以萝岗所产最著名。糯米糍荔枝特点是浓甜如蜜,肉厚核小,多汁,肉质嫩滑。可食部分占全果重的82至86%。果皮鲜红,皮薄,裂片无峰尖。核小或无核。有两个品系,一为红皮大糯或双肩红,果大皮厚,裂果较少。另一个白皮小糯或称白壳仔,果较小、皮薄、易裂果。以广州市郊萝岗及东莞所产者较著名。

荔枝在中国每年五开始上市,七至八月大量成熟。未经保存处理的荔枝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特点。传闻唐代唐明皇为博杨贵妃一笑,从岭南(亦有说是四川)把荔枝送到长安,为了保存荔枝的色香味,要把整棵荔枝树砍掉然后以快骑驿送。文献所述及保藏荔枝鲜果的古法有:择巨竹,开一窃,置荔枝于竹节中,密封;以蜡封蒂,浸于密水中;入瓦坛中密封倒沉井中。

现代一般常用的保存方法是挑选易于保存的品种,以低温高湿:摄氏二至四度,湿度90%至95%保存。亦有配合使用气调,降低氧气比例以减慢氧化或配合药物来杀菌防腐。制荔枝干已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二、三世纪,岭南逐年进贡的荔枝,当就是干制品。荔枝的干制早期当是风干和晒干,后来才知道焙干。也有荔枝用为“醢”和“酱”的。有渍以“红盐”的,有渍以糖蜜的。

吃荔枝,有雅俗两法:一般习惯把蒂向上,从蒂部撕破剥壳,整个入口,吐出内核,这是俗法。其实一个果肉具有三段不同的味道,要用雅法才能品尝到。首先是剥壳,果蒂要向下,把果壳由蒂到顶端的“胎合线”对正自己,再用左右各3指执着,从果顶部轻力挤破,将果皮两边反下作把。顶段色白其味酸,咬出吐之,中段色如玉,味香甜爽滑,环食其肉;近核蒂处其味涩,最好不食,免影响口感。能依此法就可以食出妃子笑、糯米糍、挂绿等的真味。

鲜荔枝清香甜脆,最好生食,入馔主要取其滋补效果。荔枝含有蛋白质、果糖、蔗糖、脂肪、维生素a、b、c和果酸、柠檬酸等多种成分,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且花、果、根都可入药。荔枝根微若、涩,性温,消肿止痛。荔枝花可治疗糖尿病,功效良好,病者可以试服。果肉(假种皮)性温味甘,有补精髓、养肝血、止烦渴、益颜、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烦渴、胃痛、疔肿、牙痛、病后体弱、脾虚久泻、外伤出血等。果皮(果壳)甘、微苦、涩,补血生津。荔枝核煎水服,可散寒祛湿,理气止痛,行血气,可治胃寒和胃气痛。荔枝食疗方剂不胜枚举:儿童每天吃荔枝干10枚,可治遗尿;荔枝干果、大枣各7枚水煎服,每日1剂可治妇女贫血;胃寒腹胀,鲜荔枝30至60克,水煎后加红糖调服,有显著疗效。

荔枝虽好吃不宜多食,有的人多食几个觉得燥热、喉咙上火、咳嗽。广东人有“一只荔枝三把火”的说法,本身火气大的人吃上十来个就会有反应,民间流行的解决方法是喝适量的淡盐水或蜜糖水。过食荔枝还可得荔枝病,也就是低血糖病,荔枝果里的糖为果糖,这种糖进入人体后,很快进入血液,因此糖比葡萄糖难以吸收,只有依靠肝脏一系列转化酶的催化,把果糖变成葡萄糖后,才变成糖元贮存,可供身体利用,如果过食,大量堆积于胃里,加上荔枝的水分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这样引起低血糖症,出现饥饿、口喝、恶心、头晕、眼花、心慌、出汗、面色苍白、皮肤冰冷,严重会发生昏迷,呼吸不规律、血压下降、以及呼吸困难等后果。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