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编辑的词条“”还未发布,赶快去处理吧! ×
增城百科  > 所属分类  >  农产品   
[0] 评论[0] 编辑

增城十宝

简介

  增城十宝,广东省增城市生产十种优质著名土特产品,分别是:增城荔枝、增城丝苗米、增城迟菜心、正果腊味、正果黄塘头菜、增城乌榄、小楼冬瓜、派潭凉粉草、密石红柿、白水寨蕃薯。增城十宝,经当地群众投票产生,于2009年3月14日评选出结果。这十种名优土特产,代表了增城市农业生产历史、农业文化,最具有特色和发展潜力,是增城市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增城荔枝

  

增城荔枝增城荔枝

 中国荔枝在广东,广东荔枝数增城。岭南佳果数荔枝,荔枝之王在增城。增城是中国最美的荔枝之乡。增城荔枝:主要有挂绿、水晶球、妃子笑、雪怀子、进奉等一大批优质荔枝品种。特别是在增城挂绿广场受到格外保护的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增城挂绿”更是荔枝中的珍稀品种,有荔枝之王,世界最贵水果之美誉。可谓“南州荔枝无处无,增城挂绿贵如珠”。俨如仙果,享誉南国,蜚声中外。清康熙起历年被列为贡品。   2002年增城挂绿母树一颗荔枝果实曾拍出了55. 5万元的高价,一举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宋代大文豪苏轼一首《食荔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据考证,说的就是罗浮山脚下荔枝之乡增城。荔枝是中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驰名中外,有“果王”的美誉,而增城荔枝更独具盛名。在朱村街山角村、荔城街廖村、正果兰溪荔枝沟数百年的古荔仍然健在、结果。   由于增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荔枝的生长,自古就以盛产优质荔枝而著称,被誉为“荔城”,“荔乡”。增城荔枝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广,品种多,品质优,很早就有文献记载。   2009年,增城荔枝种植近20万亩,荔枝品种多达52个,产量有大小丰年之说,丰年产量高达10多万吨。

增城丝苗米

  

增城丝苗米增城丝苗米

 增城丝苗米是增城地理标志产品,素有“米中碧玉”之称,是增城市的优质水稻品种和名优特产。丝苗米以其米粒细长苗条、油质丰富、晶莹剔透、泛丝光、米饭香滑、可口而驰名中外。增城丝苗米栽培历史悠久,清代已有种植。品质之所以特优主要是靠山泉水灌溉、哺育。改革开放后,又成为增城普遍种植的优质品种。其中以朱村街丹邱村的矮脚丝苗、高脚丝苗,正果镇冷水坑和派潭镇灵山的高脚丝苗最优,饮誉港澳及东南亚国际市场。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泰稷牌”丝苗米获得1992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穗珍牌”丝苗米1999年被中国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并获金奖。[3]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对增城丝苗米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增城菜心

   

增城菜心增城菜心

 增城菜心是增城传统农家品种,素有“菜心之王”的美誉,是中国蔬菜知名品牌,荣获“广东人民最喜爱土特产”称号。小楼镇腊布村、东境村、西境村等地种植最多、品质最好。一般从农历十月栽种,90~120日后收割,生长期长。一般的菜心一棵不过50克,而增城菜心到收割时每棵菜心都有1斤左右,最重的2斤多。增城菜心因其时至农历霜降后才大规模上市,比一般地区的菜心都要晚收割,成为菜心市场上迟来的菜心,所以又称为增城迟菜心。其最大的特点是植株高大,菜心粗壮,清新爽口,甜美鲜嫩,营养丰富,无论是炒、煮还是滚汤、滚粥,吃起来都清脆爽口,鲜甜美味。   增城自2004年举办首届菜心美食节后,每年的12月22日(冬至)前后都举办增城菜心美食节。至2009年,增城菜心美食节已成功举办6届。增城菜心美食节新闻发布会2007年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2008年走进广州正佳广场、2009年走进香港,均引起轰动。

正果腊味

   

正果腊味正果腊味

 正果镇民间制作的各种腊味,以王富来腊味、绿佳腊味、珍果腊味、正味王腊味、金霖牌腊味等品牌质量上乘,统一采用本地优质土猪肉作原材料,严格按照卫生标准生产,用传统的工艺制作,不含色素和防腐剂,经过天然生晒风干而成,食之香脆、清甜而不腻、色泽好,口感极佳。

正果黄塘头菜

   

正果黄塘头菜正果黄塘头菜

 以正果镇黄塘村一带种植为主,个体适中,饱满结实,肉质鲜嫩,采用传统方式腌制,色泽金黄,香味浓郁、爽甜可口,风味独特,属于“江南头菜”的名贵品种。黄塘村位于东江支流增江河畔,土地肥沃,水源清洁,环境清新,十分适合种植头菜。该村采用无公害蔬菜标准种植头菜,种植面积超过l万亩。

增城乌榄

   

增城乌榄增城乌榄

 以荔城西山乌榄、正果湖心岛乌榄等 优质品种为主。西山乌榄因果身尾部有点偏左,故又名“左尾”。它与其它品种乌榄相比,具有皮薄、肉厚(占全果60%以上)、肉纹幼嫩、油质适中、味道芳香等特点。用西山乌榄制成的油榄豉是一种地道的乡土美食,享有“山蚝豉”之美称。增城乌榄出仁率高,每担榄仁比一般品种多出半公斤多,为取榄仁的最好品种。增城乌榄始种于16-17世纪间(明朝万历年间),在荔城普遍种植。历年每逢收获季节,个体商贩设点收购,经过粗加工后转销广东潮汕地区和江苏、浙江等地,产量供不应求。

小楼冬瓜

   

小楼冬瓜小楼冬瓜

 小楼冬瓜黑皮肉厚、个头大,产量高,肉质结构紧实致密、清甜爽口,鲜食菜式丰富多样,还可制成瓜干、瓜条、瓜蓉干货产品,主要销往江浙一带,是小楼镇的大宗农产品。小楼镇位于增城市的北部,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无工业污染,非常适合冬瓜的生长,2004年小楼镇被划定为广州市十大蔬菜生产基地之一。2009年全镇及周边地区种植冬瓜1万多亩,产量约5万吨,产值达4000万元,并建立了黑皮冬瓜标准化示范区,已申请注册“仙境”商标,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深受广州农超“大卖场”和广大游客的欢迎。2009年,这一种植区已划入小楼人家旅游区。

派潭凉粉草

   

派潭凉粉草派潭凉粉草

 凉粉草,又名仙草,历来与荔枝、丝苗米、乌榄并称为“增城四宝”。其中增城北部山区派潭镇产量最多,品质最佳。派潭凉粉草具有叶浓、枝幼,晒干后色黑而有光泽的特点,含粘胶质丰富,是制作“凉粉糕”、凉茶的上等原料。呈透明墨茶色,有特殊香味,拌上糖浆爽滑可口,是盛夏理想的天然的清热解暑食品。凉粉草还可作药用,其性凉,味甘淡,能防治中暑、感冒、高血压,对骨节疼痛亦有一定的疗效。派潭凉粉草早负盛名,种植广阔,每逢收获季节,各地商贾前往收购囤积,然后远销港澳地区及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尼、日本等东南亚国家。据说,著名的凉茶品牌“王老吉”所需要的凉粉草原料,有八成是出自派潭优质凉粉草。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对派潭凉粉草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密石红柿

   

密石红柿密石红柿

 密石村,位于增城市派潭镇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那里山高林密、 水土肥美,种植红柿始于17世纪,历史悠久,盛产的红柿质量上乘,远近闻名。密石红柿果实适中,一般每个有二、三百克重,大者有五百多克;果肉细密,无核或小核,多汁、多糖,剥皮也不带肉,吃起来有“甜、软、滑”之感。保存期一个多月。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为柿饼、柿霜等。柿饼清新润肺,可治便血,柿霜可治喉痛、咳嗽。每年中秋节前,客商预早上门订购,产量供不应求。产品主要销往东莞、中山、广州及港澳地区。

白水寨番薯

   

白水寨番薯白水寨番薯

 白水寨番薯是增城市农产品中特有的品牌,营养丰富,一般为紫色芯,香味独特,口感好。相传是何仙姑路过当地,为解乡民饥饿点化而来的。2009年12月派潭镇举办了首届白水寨番薯节。

附件列表


1.jpg
 
增城荔枝
2.jpg
 
增城丝苗米
3.jpg
 
增城菜心
4.jpg
 
正果腊味
5.jpg
 
正果黄塘头菜
6.jpg
 
增城乌榄
7.jpg
 
小楼冬瓜
8.jpg
 
派潭凉粉草
9.jpg
 
密石红柿
10.jpg
 
白水寨番薯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增致牛仔    下一篇 廖春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