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石翔云
“燕石翔云” 自古以来是增城一景,坐落于增城市荔湖街西瓜岭村的“燕石公”山上,距旧城区8公里。这里山脚山腰长满着特产乌橄榄树,惟山顶处光秃平坦。就在山顶草坪中,耸立着一块巨石,石长18米,宽15米,高11米多,形似飞燕,故名“燕石”。由于“燕石”在山颠,晨雾未散时,有像翔云飞燕,因称“燕石翔云”,成为天然一景。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被定为当时“增城八景”之一。
“燕石翔云”作为本地一景吸引游客。其间有一故事流传至今:清乾隆年间,管一清任增城知县时,游览该地后,曾赋诗一首,描述了“燕石翔云”的气势景色: “叠翠凌空势若飞,旧家王谢梦依稀。春秋递越常标胜,鹰隼息机。花暝柳昏翔碧落,蛮烟蛋雨老乌衣。罗浮近接差迟羽,不逐天鸡弄曙晖。”“燕石”脱离地面,由几块不规则的大小石块从三面承托着,中间空洞,可容下数十人。主洞口宽阔,游人可站着出入。入口左侧石块,镌刻有“燕石翔云”四个大字,字大如方桌,刚劲有力,大字两旁还刻有几行字,可惜模糊不清。不少游客欲登石面一睹大自然风光,苦无设备,未尝如愿。
明崇祯辛巳《增城县志》记载为当时“增城八景”之一。地处荔湖街的西瓜岭村燕石公山上,是风景优美的挂绿湖西边的一颗天珠。清末西瓜岭人马氏秀才在石上题大字“燕石翔云”,字大如方桌,刚劲有力,至今保存。民国十年版《增城县志》记载:“增城燕石胜迹,在燕山之巅,邑治西南二十里,西瓜岭村前。石高三丈余,形如燕,数小石擎之。其下空洞一穴,可坐数十人,曾列入增城八景之一,名曰‘燕石翔云’”。
这块巨石的来历很神奇,这其中有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北极真人”安期生从蓬莱驾鹤仙游来到广东地界,心观八方,占卜星宿,觉得广东三樵(东樵博罗的罗浮山,西樵南海的西樵山,南樵增城的南香山)山峰耸立,都很有仙韵,但美中不足的是南樵山的山顶全是泥土,没有岩石,山景不够壮丽。于是他念动符咒,从蓬莱仙境飞一些巨石到南樵山。近万吨重的几块巨石从空中呼啸飞了过来。
这种异象刚好被在小楼正在修炼的八仙之一的何仙姑看到,她以为是牛牯嶂那些球状风化石被搬走,于是念动咒语,刮起了一阵狂风,迎头阻挡巨石。但由于仙力未够,巨石还是掉落县城一带,未能飞到南樵山,在西瓜岭村着陆了。小的那块去了吓岗村,石形很似燕子嘴,被人称为“燕石乸”,大的几块在西瓜岭村南的小山岭顶部着陆,两块埋在地下,一块架在顶上的像飞翔的燕子,村人称为燕石,亦也称之为燕石公。
“燕石”脱离地面,由几块不规则的大小石块从三面承托,石长18米,宽15米,高11米,中间空洞,可容下数十人。主洞口宽阔,游人可站着出入。入口左侧石块镌刻“燕石翔云”四个大字,字大如方桌,刚劲有力,大字两旁还刻有几行字,只是模糊不清。
清乾隆年间,增城知县管一清游览该地,赋诗一首:“叠翠凌空势若飞,旧家王谢梦依稀。春秋递越常标胜,鹰隼相猜顿息机。花暝柳昏翔碧落,蛮烟蛋雨老乌衣。罗浮近接差迟羽,不逐天鸡弄曙晖。”不论在古代和现代,“燕石翔云”都是难得的自然奇景,风光一绝。自古以来当地村民视此巨石为神灵,逢年过节香火鼎盛,有求子的、拜姻缘的、求财的、求健康的等等,信众如云。春节刚过,地面一片红色的炮仗衣,更增添了巨石的神圣气氛。
附件列表
180.jpg
- 燕石翔云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