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编辑的词条“”还未发布,赶快去处理吧! ×
增城百科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崔清献公行状

崔清献公行状


(作者:李昴英)


崔与之,字正子,增城人。家贫,力学自奋。先,广士有当试成均者,率惮远不行,公毅然勇往,既中选,朝夕肄业,足迹未尝至廛市。礼部奏名廷策,极言宫闱皆人所难,言擢乙科。广人由胄监取第者,自公始。历浔州司法、淮西检法官,皆有守法持正之誉。改秩宰建昌新城,素号难治,公始至,岁适大歉,民有强发廪者,公折其手足以徇,因请自劾,守大异之。


开禧用兵,军需苛急,公悉以县帑收市,一毫不取于民。和籴令下,公依时直,躬自交受,民自概,不扰而办,为诸邑最。赵漕使希怿令诸邑视以为法,且特荐于朝,他司相继论荐。时相欲留中,公不就,通判邕州,荐者咸以为讶。勉公使留,公不可,诸公申其请,有旨与在内,陞擢差遣。公抗章控避,乞俟满而从受,从之。


邕守,武人,惟苛刻,御禁卒无状,相率为乱。公时摄宾阳.闻变亟归,判者将拥门拒之,公疾驰以入,执首乱者戮之,纵其徒不问,阖郡帖然。擢守宾阳,提点广西刑狱,甫莅台,遍历所部二十五州,大率皆荒寂之地。朱崖隔在海外,异时未尝识使者威仪,公至,父老骇异。诸郡县供帐之类,一切不受,兵吏不给券,携缗钱自随,计日给之。


停车决遣,无顷刻暇;奖廉劾贪,多所刺举,风采震动。召除金部,属金虏南奔,边声震恐,淮东密迩故汴,朝廷谋将帅,难其人,除公直宝谟阁,知杨州,安抚淮东。公言边衅已开,相持六年,凡所措置,大抵虚文从事,宜择守将、集民兵,以固基业。除公工部侍郎,寻,加焕章阁待制,知成都府本路安抚使。


公言实边斯可安边,益州为四路心腹,惟恃钱谷厚于他郡,军兴帑庾告匮,宜厚储积,以壮边陲。拜疏即行。初,安丙檄西夏夹攻金虏不克,虏乘胜数盗边,蜀大扰。丙薨.公便宜度剑以镇关,表除公制置使,尽护西蜀之师。西北二国合从攻凤翔,叩凤州,借粮于我,公条画事宜,密授诸将,随宜酬答;誊榜谕陕西五路,遗黎俾筑坞自固,倚我军为声援;


建言成都滩濑险远,艰于漕运,立运米,常格奏行之,自是兵皆足食,蜀赖以全。五年丐归,除礼部尚书。公轻舟出峡,径归五羊,自是不复出矣。筑室所居之西偏,扁菊坡,刻韩魏公“老圃秋容淡,寒花晚节香”之句于门塾,盖雅志也。公之门无杂宾,连帅部使者时候其门,岁仅一再见,未尝一问外事。端平乙未二月,催锋叛兵自惠阳拥众扣州城,郡守曾治凤宵遁。


官吏群造里第,请公登城。公肩舆至.开谕祸福;又遣门人李昴英、杨汪中缒城亲谕之。其徒俯伏听命,咸欲释甲以归,而倡谋者黠甚,以尝害博罗令,惧不免,相率遁去,入据古端州以自固。俄有旨,依旧端明殿学士、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公即家治事.区处条画,揣摩调度,动中事机,召兵四集,贼一战不支,聚其众于苦竹岭,穷蹙乞降。


公命分隶降卒于诸军,而戮其杰黠者。俄拜参知政事,入辞不受。逾年拜右丞相,上遣中使促召,命守帅彭铉劝请,又命郎官李昴英衔命而至,逊辞凡十三疏。上知公志不可回,诏即家调上时政。公手疏数万言,上皆欣纳。家藏御札七通,有文集若干卷。


其文明白谨严,家大酉书其端曰:“东海北海天下老,亦有盖归西伯时。白麻不能起南海,千载一人非公谁?”公善知人,平生荐引,惟游侣洪咨夔、林略、魏了翁、李惟传、程公许,后皆为公辅。公尝度剑阁,留题词:“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里人采其语,立公生祠于其地。及薨,赠太师,谥清献。


初,公持节广右,见于施行者,维扬倅高惟有锓梓曰《崔公岭海便民榜》,珠崖之人又编次其罢行扰民之政曰《崔公海外澄清录》。在蜀,人绘公像于仙游阁,与张忠定咏、赵清献抃,并祠号为“三贤”。淳佑甲辰,广帅方大琮,祠公与张文献九龄于学,号为“二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增城县志    下一篇 月亮下的身影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