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广府盂兰节
增城广府盂兰节是增城广府人自古沿袭的岁时习俗。与古代的中元节有关,“盂兰”,梵语为乌蓝婆孥,意译为救倒悬。古代有七月十五中元节,置百味五果于盂兰盆中,供养众佛僧,延请僧尼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以解脱饿鬼倒悬之苦。新塘、荔城有“罗卜救”,打穿十八层地狱,放出无数冤魂、佛祖设“盂兰会”祭奠冤魂的故事;
至今广府农村及城镇部分居民,在七月十四备三牲、甜松糕和元宝、蜡烛、衣纸、冥品祭拜送鬼的习俗。建国前,腊圃村有白天外出避灾的习俗,说这一天有恶毒攻村,人们一大早就煮凉茶、味饭,全家出村外避灾,老人则在家烧大香,弄得全村烟雾弥漫。到下午三时,村民回来大扫除,驱蛇鼠、蠄蟝,搞得干干净净。同时,这一天又是田了节,该村有“七月十四开芋窟,田完兼杀鸭”的农谚。晚上,家家户户借月光作灯,摆出芋头焖紫苏鸭,全家享用,叫“做田了”(了,了结之意)。当今,该村的盂兰节也同市内各广府村习俗相同。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