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广府乞巧节
增城广府乞巧节是增城广府人自古沿袭的岁时习俗。唐宋七夕有乞巧的风俗。传说农历七月七日夜晚,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妇女于当晚穿针,名为乞巧。建国前新塘圩镇和农村青年妇女于当晚结“七姐会”,把自制的针黹、刺绣、剪纸等工艺品陈列出来,并用颜料把灯草、米粒、芝麻、麻骨等染成各种颜色,砌嵌成“牛女会”、宫殿楼台等造型,再以谷秧、豆芽作盆景,摆设水果、粉果、梳妆用品等,供人们浏览欣赏。姑娘们打扮得漂漂亮亮,陪乡人观看。
荔城镇青年妇女也有“摆花贡”活动,临时组合,备办各种鲜花、果品,制作各种微型的花鸟虫鱼,还有手工制作的衣服、鞋帽等,如同小型工艺品展览。当今七月七日在农村仍流行储存“七月七水”的习惯,家庭主妇大清早就到河里、井里挑水回家用陶罐储存起来,传说三年不生虫,且可治病。也有人用七月七水浸泡大米,至霜降捞起捣烂晒干,称作“仙粉”,也能治嗓子疼等疾病。这与玉帝七个女儿在七月七日这天同到河里洗澡的传说有关,说他们洗过澡的水能治百病。这一天,新塘等水乡人还有结伴到河里游泳的习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