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马驿
早在宋代,增城县已在新塘镇乌石村设置马驿站。驿站是为官方传递公文和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机构;驿丞是官方派出主持驿站的官员。明代洪武三年(1370),增城县设乌石巡检司,次年,又设茅田巡检司。当时的巡检司,一般设于远离县衙的关隘之地,是县衙之下的政权机构,主管辖地缉盗诘奸等政务;巡检司的最高官员是巡检。驿站与巡检司同时设在乌石,可见当年的乌石就是增城西南部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乌石巡检司下辖甘泉、清湖、绥宁三都,管辖范围与新塘、永和、仙村、沙埔、宁西五镇合并后的新塘镇相同。清代乾隆十八年(1753),增城县在新塘设主簿署,乌石巡检司和乌石驿站同时被撤裁。从此,乌石便逐渐萧条冷落,直至变成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
戴冠是河南信阳人。明正德三年(1508),戴冠在户部任员外郎时,亲眼目赌“宠幸日众,廪禄多耗”等丑恶现象。出于忧国为民之义愤,他上疏武宗皇帝,痛陈官场“要家弟子僮奴,苟窃爵赏,锦衣官属”,批评朝廷“以赤子膏血,养无用之蠹”;揭露弄权太监刘瑾所敛之财,“不归有司,而贮之豹房”;建议皇帝反腐倡廉,维新图治。不料武宋大怒,将其贬为广东增城乌石驿丞。(乌石驿站与乌石巡检司基本是合署办公;官为驿丞的戴冠,除了主管公文邮传、官员迎送以外,还要处理地方政务。)嘉靖初年,世宋登位,戴冠才重新受重用,官至山东提学副使。
当时的户部,掌管国家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大权。刚从户部主事升为户部员外郎的戴冠,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便谏言上书武宗,不料却激怒皇帝,一下被发配到远离亲人的南蛮之地,贬至七品芝麻官之下的乌石驿丞。这对于一个一心为治蠹兴国的贤臣来说,该是何等痛苦啊!“作客尚无地,他乡空复春。舟中儿女大,天末岁时新。乐事喧殊俗,穷愁转远人。椒盘怀故里,肠断白头亲。(《立春日舟中题》)”“王子十年别,封书万里来,乾坤知汝在,涕泪向谁开。海国青春隔,天隅白发催,相思一搔首,独上越王台。(《寄王德徵登州》)”然而, “四八云峰面面开,使君花底放衙回,人生岂必二千石,只看罗浮也合来。(《寄甘惠州》)”戴冠不患个人名利,纵使失去朝廷二千石俸禄,来到罗浮山下的增城也无怨无悔。戴冠在任乌石驿丞14年间,关心民间疾苦,办事公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戴冠还好古笃学,长诗善文,为增城文化留下闪光的篇章。他与湛若水颇有情谊,时任翰林院庶吉士的湛若水就曾为其主持改建的乌石马驿馆撰写了《乌石马驿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