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柏欣
湛柏欣,1978年出生于湛若水的家乡——增城市新塘镇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少喜爱阅读和写作。高中毕业后自己经营小店,一有空闲时间,就阅读一些哲学和历史书籍,尤其是喜欢阅读有关家乡先贤湛若水的文章和书籍。他不但读现代人写的文章,还读湛若水的原著,读文言文的《甘泉文集》。在阅读的过程中,他逐渐感觉到,湛若水虽然是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但对他的事迹、哲学和教育思想的研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民间流传很多关于湛若水的“故事”;
可是遗憾的是这些故事不少是好事者恣意编造,甚至故意抹黑的,与历史真相不乎;当代虽然也有人著过书或在网上写过湛若水的故事,但有的讲历史过于偏重琐事,有的述思想过于笼统模糊,甚至有人故意编造湛若水的故事来宣传自己想法。于是,他产生了写本湛若水历史传记的念头。怎样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湛若水呢?年轻的柏欣觉得,湛若水的著作才是了解湛若水事迹和学说的最好途径。
几年来,他克服资料缺乏和古籍文言文难懂带来的困难,不但反复精读了全套《甘泉文集》,还从网络上读了与湛若水关系密切的《明史·湛甘泉传》、《王阳明文集》和王宗羲的《明儒学案·甘泉学案》等一批古籍书。掌握了大量历史资料以后,他便以湛若水原著为脉胳,著作了《大明真儒湛若水》。初稿完成后,他便把书稿陆续放在《腾讯读书》网上。
湛柏欣著的《大明真儒湛若水》是一本历史传记,由新译中文出版社出版,32开本,226页,全书10万字。本书按湛若水的人生轨迹分为“随处”、“体认”、“天理”三个部分。上篇《随处》讲述湛若水出生到出使安南期间的事迹;中篇《体认》讲述湛若水为官几十年的主要事迹,其中与王阳明的友情和学术交锋是的重点;下篇《天理》讲述湛若水退休后,出游、讲学、著述事迹。书后还附录湛柏欣编撰的《甘泉三字经》。
附件列表
99.jpg
- 湛柏欣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