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编辑的词条“”还未发布,赶快去处理吧! ×
增城百科  > 所属分类  >  先烈   
[0] 评论[0] 编辑

安珂

简介

安珂(1959.8.31~1983.3.8.)广州赞皇县南邢郭村人,出生于革命干部家庭。1976年9月-1978年9月被安排在增城县石滩公社青年农场工作.1983年与歹徒搏斗中身受重伤,不幸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还获得“模范共产党员”、“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增城石滩务农

 

安珂安珂

安珂从小爱读歌颂英雄人物的作品。上小学时他就开始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普通一兵》等名著。在党的教育和英雄人物事迹的熏陶下,少年安珂养成了关心集体,勇挑重担的好品德。1976年9月,安珂高中毕业了,他放弃了留城的机会,瞒着父母报名要求到西藏务农,后来被安排到增城县石滩公社青年农场。在这里,他要干一个城市孩子从来没干过的重活:插秧、打禾、挑水淋菜、挑石灰……。石灰烧坏了他的大脚趾甲,上百斤重的担子压肿了他的肩膀,他不叫苦。他自我鼓励说:石头是刀的朋友,障碍是意志的朋友。他经常早出工,晚收工,把自己的农活干完,然后去帮助身体差、生产进度慢的同伴。1977年夏天,早稻开镰收割了,场里落实责任制,给每个知青都分了任务,安珂起早贪黑提前完成任务之后,带着镰刀去帮助别人。他在田里看到知青于志伟挑着两捆水稻,艰难地走着,脸色不好,就关切地问:你不舒服?收完没有?于志伟有气无力地回答说:我发烧,未割完。安珂奋力抢割了一个下午,帮志伟完成了任务。他把稻子挑回晒谷场之后,顾不得休息,又去宿舍看望于志伟,帮他打饭,连夜推车送他去看病。在大田里,安珂几乎帮过本组所有的农友干过活,有时也帮别组的知青完成生产任务。安珂在艰苦的环境里磨练着自己的意志,表现出色.

成为政法记者

1977年9月,安珂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8年2月,安珂应征入伍,当了侦察兵,驻守在广西边防前线。1979年春,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了。由于出色完成战斗任务,他先后6次受到连队和团的嘉奖,立三等功一次,并于1981年1月22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当兵4年,连年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优秀义务兵”。1981年底,安珂从部队复员后,被安排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广东新闻”编辑组工作。1982年11月中旬,组织上决定把安珂从编辑组调到记者组当政法记者。一位老记者对他说:“政法记者要时常报道各种各样的案件,要敢于反映群众呼声,同各种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要不怕危险,不怕得罪人。”安珂毫不犹豫地回答:“艰苦我不怕,危险我也不怕。我考虑的是怎样学好本领,搞好政法报道。”

不幸牺牲

1983年3月8日下午6时,安珂和同学小何要到广州业余大学新闻班上课,为赶时间一起到长堤华光小食店进餐。一小偷趁安珂等不留意,偷了他的皮包,当安珂和小何发现后一起追出店外时,一名罪犯拔出牛角刀向小何猛刺过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安珂迅速冲到小何身前,赤手空拳向持刀歹徒扑去。这名歹徒在安珂勇猛的拳脚回击下,连连后退,但另3名凶犯却从后面和左右两侧蜂拥而上,安珂四面受敌,背部和肋下被剌伤多处。但他临危不惧,带伤博斗,身中9刀,伤重力竭,仍怒视歹徒,艰难地靠在骑楼柱子上,顽强地不让自己倒下去。路过的三轮摩托车把他送到中山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抢救。6时45分,安珂终因伤重牺牲。为了表彰安珂的英勇行为,1983年3月26日,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授予安珂“模范共产党员”称号;3月3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安珂为革命烈士;4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三届全国理事会作出决定,授予安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附件列表


201.jpg
 
安珂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陈连升    下一篇 区树荣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