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坤
2014年5月23日,由于连降暴雨,增城市小楼镇庙潭村被洪水围困,村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危难时刻,小楼镇成立抗洪抢险队投入抗洪抢险一线,为群众送水送食,组织群众撤离险境。小楼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张靖坤就是抢险队的其中一员。2014年5月23日,连降大雨让庙潭村村边的河水水位不断暴涨,傍晚19时30分许,洪水已经在村里蔓延,部分低洼地已经有近1米多深的水位。
通向村中唯一的道路已被洪水淹没,救援车辆无法前行,村内仍有近600名村民被围困,现场情况十分危急。得知这一情况,张靖坤主动请缨,前往救援。晚上20时,张靖坤和另外3名抢险队员首先到达村口。由于洪水不断蔓延上涨,汽车无法进入村里,徒步进入也面临失足跌倒或坠入河道被洪水冲走的危险。但是考虑到被困村民较多,为了最大限度运送物资,张靖坤和队友们决定徒步涉水推着装满物资的橡皮艇进村。
行进中,张靖坤和队员们还对沿途的房屋进行排查。茫茫洪水中,路上原有的标志全然不见,水位已经到了张靖坤的脖子,不时有竹子、木头等杂物冲来,被洪水没顶的房屋成了暗礁,脚下是深不可测的滚滚洪流。张靖坤和队友丝毫没有退缩,借着手电筒的微光挨家挨户敲门喊话,认真排查是否有被困家中的群众。突然,队友的腿被洪水中的竹子划伤,无法走动,张靖坤连忙把队友托上橡皮艇,自己推着队友和物资前进。
然而,危险却在悄悄向他靠近。“刚把队友托上艇,就听到有像汽车轰隆的声音,还在奇怪,突然一阵激流把我扑倒在水中。”张靖坤回忆,后来才知道是堤围决口了。被打入洪水中的张靖坤并没有慌乱,他明白要活命必须先脱下脚上的水靴,否则无法游泳,但是尝试多次,仍然无法脱下。于是张靖坤在水中摸索支撑点,终于在洪水中摸到电线杆才躲过一劫。尽管有了第一次的危险遭遇,张靖坤没有就此退缩,完成第一次物资运送后,他又连续3次进入村中转移村民,到24日凌晨5时,全部村民被安全转移。
附件列表
2222.jpg
- 增城市小楼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张靖坤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