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594|回复: 0

[媒体报道] 增城市道班工人跋涉近4小时山路为38名受困游客送食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6-5 22: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本普通的一次旅游,因为一场洪水灾难的突然来临,让他们被困山中超过24小时。由于交通受阻,救援队伍无法进入施救,直到次日一早,增城市交通运输局道班工人跋涉了近4个小时的山路为游客送水和干粮,并与随后到达的市武装部、增城市旅游发展中心负责人、工作人员一起徒步崎岖泥泞的山路将游客安全救下山。


游客代表(前排左一、左二)、旅游公司负责人(后排三人)向增城市交通运输局送锦旗表谢意。

2014年6月4日,被救游客代表曹德福和广州市假日通国旅为市交通运输局送上“为民解难,情暖游客”锦旗,感谢该局无私提供帮助的道班工人。2014年5月23日,受特大暴雨影响,省道s355线温南公路热水道班至龙门界约15.5公里路段出现路基崩塌冲断路面6处,约500米,同时出现上下边坡塌方59处,约12万立方米,严重塌方8处,路基掏空6处。

上午11时许,前往南昆山的广州市假日通国旅旅行团被困滞留在温南公路k37公里+130米位置。虽已报警救助,但由于交通受阻,救援队伍无法及时进入施救。“当时我们很焦急,幸亏被困地点附近离交通部门道班工作站很近,我们就进入道班楼房内避险。”曹德福告诉记者,当时大巴上有游客和导游、司机共38人,其中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有70多岁。

市交通运输局热水道班班长潘远成回忆,2014年5月23日9时许,他率领热水道班和大封门道班工作人员到塌方公路清理淤泥。当时大封门道班只有一个值班的工作人员。在接收游客之后,该名道班工人朱汝红拿出本来就不多的食物:20多斤米、些许猪肉和自己种植的蔬菜,为游客们煮粥填肚子。“当时每人就只有两杯分量的粥,虽然不多,但是能喝上热粥,已经很感动了。”说起那两杯“救命粥”,曹德福露出了笑容。

热水道班与大封门道班相距约5.5公里,为解决游客缺粮问题和探寻救援线路,次日早上7时,潘远成率领5名工人,背着饼干、矿泉水等食物从热水道班出发,沿着崎岖泥泞的山路攀爬近4个小时,11时许,终于将食物送到被困游客手中。下午2时许,由道班工人和增城市武装部、增城市旅游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组成救援队伍,带着游客徒步沿山路下山。

“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是用搀扶、背驮的办法保护下山的。”潘远成说,由于塌方面积大,山路泥泞不堪,救援队伍中有的负责开路,有的负责用树枝铺路,有的负责背、扶游客。下午6时许,38人全部安全获救,乘车返回广州。游客们离开前纷纷感谢道班在狂风暴雨中给了他们一个栖身之所。(by增城日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