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卡明明在自己手中,密码也没有告知他人,可卡内的6万元却被人用“钱汇通”的方式转账交易。65岁的新塘居民湛老太2013年12月上旬遭遇了这样的不幸事。2013年12月上旬,增城市法院审理了该起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案,判决湛老太办卡银行承担7成赔偿责任,湛老太本人承担3成责任。
2013年11月3日,家住新塘的湛老太到广州某银行办理银行卡换卡业务时,发现自己退休工资卡里的近8万元不见了,账户余额仅剩54元。经过查看银行卡账户交易明细发现,10月26日,该卡在广东电白县被人在atm机取款10次,共计损失19640元;同日,通过“钱汇通”对外转账6次,每次1万元,损失6万元。湛老太称自己一直住在新塘,银行卡和存折都没有离身,也不知道钱汇通是什么,更没有申请过这项业务。
那么,钱汇通到底是什么?银行工作人员介绍,钱汇通是中国银联线下支付的平台,目的是方便客户进行交易。通过手机输入银行账号名称、交易密码、登陆密码即可实现账户交易。也就是说,不需要刷银行卡也可以实现账户交易,也不需要与特定的手机号码进行绑定。该案在法庭主持下调解结案,判决湛老太办卡银行承担7成赔偿责任,湛老太本人则承担3成责任。
经办法官表示,本案是增城地区出现的首例涉及钱汇通支付手段的案件。钱汇通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手段,带给广大储户便利的同时也加大了使用的风险,容易给不法分子提供作案的可乘之机。在支付手段便利化和多样化的当下,广大储户要更加注意对银行账号和密码的保护,谨慎选择支付工具,尽量开通手机短信提示服务,掌控账户资金变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银行挂失并报警处理,防止损失扩大。(by增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