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360|回复: 0

[媒体报道] 增城农业局完成派潭灾区消毒防疫 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2万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5-29 23: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石滩茶茶公主 于 2014-5-29 23:29 编辑

增城日报讯】记者2014年5月28日从增城市农业局获悉,自灾情发生后,增城市农业局已派出8个巡查工作组到派潭镇重点开展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畜禽场消毒指导工作。截至2014年5月28日,增城市农业局已全面完成对该镇24个受灾行政村及285个受灾自然村的巡查监督和消毒防疫工作,共巡查畜禽场186个,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共20000多头(只),发放消毒药3.5吨,消毒面积近5500平方米。

目前,增城市农业局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已在派潭镇各行政村设立死亡畜禽收集点,如有死亡畜禽请及时与增城市动物卫生监管所派潭分所联系,联系电话为82821015。增城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提醒灾区畜禽养殖户和村民,要及时做好灾后防疫工作,以免出现疫情。

1.做好灾后动物的健康情况观察,并根据动物的健康状态进行隔离分群,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治疗,无治疗价值的及时淘汰,并做好无害化处理。

2.做好灾后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目前可以采取焚毁、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采取焚毁手段的,具体可将病害动物尸体及相关产品投入焚化炉或用其他方式烧毁炭化;采取掩埋手段的,掩埋地应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村庄、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饮用水源地、河流等地区,同时,掩埋前应对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实施焚烧处理,掩埋坑底铺2cm厚生石灰,掩埋后覆土夯实。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上层应距地表1.5cm以上,掩埋后的地表环境应使用有效消毒药喷、洒消毒。

3.做好灾后动物养殖场环境和用具的消毒灭源工作。首先要用消毒液对动物养殖场环境、用具等进行一次全面喷洒,以对养殖场所和用具进行第一次消毒。随后要彻底将栏舍内的污物、粪便、垫料等各种污物清理干净,将可移动的设备、笼具、用具等搬出栏舍,并集中堆放到指定地点进行清洗。对栏舍的墙壁、地面,尤其是屋顶木梁柁架等污物,要用高压水枪冲刷干净。清洗干净且水干后(如果地面水没干,消毒药的使用浓度适当加大2-3倍再喷洒),需再对动物养殖场环境、用具等均匀、足量地喷洒消毒药进行二次消毒。

4.做好存栏动物的饲养管理和强制免疫工作。做好饲养场的通风、除湿工作,给饲养动物补充适量维生素并喂食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中草药,提高动物抗病能力。

5.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报告。如出现大批动物异常死亡时,要立刻向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积极配合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异常动物进行处理。



增城市爱卫办:完成灾区消杀面积36万平方米

“5.23”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为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增城市城乡建设管理局爱卫办迅速反应,于2014年5月25—28日分别到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灾区进行环境清理消毒和杀虫灭鼠,动员群众及时清理垃圾、淤泥、积水,清除“四害”孳生地,引导群众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据悉,未来一周内,增城市爱卫办将继续组织“除四害”专业消杀队伍深入灾区开展后续消杀工作,预防传染病暴发流行。

据了解,2014年5月25—28日,增城市爱卫办组织社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伍,出动86人次、23车次深入派潭镇全区域和正果镇、小楼镇部分受灾村庄开展消杀行动。消杀队伍主要对镇区外环境、农贸市场、生活垃圾处理中心、棠厦垃圾填埋场运输路段(棠厦村)、临时厕所、灾民临时集中居住点等区域;

以及派潭镇湴汾村、鹅兜村、湾吓村、大埔村,正果镇浪拔村、银场村、番丰村、麻冚村,小楼镇庙潭村等受灾村庄实施药物喷洒“除四害”和消毒,消杀面积累计约36万平方米。同时,增城市爱卫办向受灾村镇派发了1.2万多份病媒生物防治宣传资料,宣传饮水消毒、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防病知识,提高群众对洪涝灾害期间易发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认知程度和防范意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