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439|回复: 0

【纪录片】中国抗日战争十大经典战役之淞沪会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8-17 08: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中日双方共有约8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在中日的历史决战中再也没有一场会战,能像这一次这样打得惊天动地与扣人心弦。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8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死伤30万人.所有现代的武器,如空军飞机、海军舰炮、坦克、毒气都大量的出笼。于此同时,最为原始的作战方式,面对面的以刺刀格斗、石块投掷,壮烈的人肉炸弹,也全都于战场出现。战斗就在十里洋场的上海都会区的租界边缘进行,当时租界里的人们可以一面在大饭店的阳台上喝咖啡,一面远眺中日两军的浴血作战。

8月9日下午上海虹桥机场事件发生,日本陆战队中尉和士兵驾驶军用汽车沿虹桥路冲至虹桥机场入口,欲强行进入机场进行侦查。机场守卫士兵在阻拦中与其发生了争执并开枪射击,两人随即被击毙。据调查核实,认为此事件属于突发事件,并非中日两国蓄意而为之。尽管如此,中日双方已经处于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之际,二名日本军人擅自驾车持枪强闯机场警戒线是一种严重的挑衅行为,也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线。

为抢得战争主动权,赶在日本援军到达之前消灭驻沪日军,中国组织淞沪作战部队张治中部下准备围攻日军,13日战争爆发时,中国军队对上海市区的敌人发动全面进攻,同时出动空军,轰炸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汇山码头及海面舰艇。其攻击重点最初为虹口,后转向公大纱厂。

“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时,中国军队占了绝对优势,除2个精锐师外,还有2个装备德国火炮的重炮团,即炮兵第10团(150毫米榴弹炮)和炮兵第14团(150毫米榴弹炮),加上坦克、空军助战,按理应具有压倒性优势。当时日军在上海的部队仅海军陆战队3000多人,紧急从日本商团中动员退役军人,合计也不过4000人,重武器也不足,但其依靠坚固工事顽强抵抗,致使中国军队一直无法完成重大突破。

战争持续到第10月份,国民革命军在上海闸北区的抵抗日渐艰难。蒋介石命令该区所有军队撤出,以防卫上海西部郊区,同时命令精锐的第八十八师单独留守。国民革命军88师的谢晋元中校奉命率部坚守四行仓库,掩护部队后撤,孤军浴血奋战四昼夜,击退日军数十次进攻。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

由于之前蒋介石仍死抱着对国联不切实际的幻想,迟迟不肯下令后撤,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最终撤退时,因没有讲明各部队撤退顺序,三四十万中国将士挤在几条公路上,被日军空军轰炸,大撤退变成了大溃逃,数十万将士在撤往南京时分散,之后数天上海就告陷。

当时参与斗争的士兵事后回忆:“战争是从8月13日下午4点开始。我们的第一仗就是打八字桥,主要目的就是要打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八字桥原本只是一条无名水沟上的小桥而已,长度不及20公尺,但作为虹口通完闸北的一条重要通道,由于当年日军及其司令部主要驻扎在虹口一带,所以“一二八”和“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都是在这里打响的第一枪。如今,从八字桥沿着同心路走十多分钟,即可抵达司令部旧址。但在当时,中国军队攻克这1.4公里路程却艰苦异常。

究竟是谁先在上海开出第一枪,现在已经无法清楚的查证,但是可以比较清楚知道的是,在八月十三日上午九时过后不久,于上海的北站与宝山路一带,爆发了日军便衣队与中国保安队射击事件,接着事件持续扩大,上海各处都开始传出枪声与冲突,战争在上海市街头正式开始。

罗店是当年八一三会战最激烈的战场之一,罗店争夺战也被日军称为血肉磨坊。走在罗店、宝山、大场,会看到许多当年浴血奋战后留下的历史遗迹,这个战场就像熔炉一样,投进去就溶化了。当我们再次走过这些历史遗迹旁边时,历史的车轴已经碾过了78年。当年震天的炮火声虽然已远离,但那些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较量,却一直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历史不能忘却,和平来之不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